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后记

(2006-03-21 23:28:05)
分类: 性情电影

    20048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过我的一本著作《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收录了此前我发表在各家刊物的学术文章十余篇。从20048月到200512月底,我又在《文艺研究》、《文艺评论》、《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十余篇有关中国电影史的研究论文,并以相关学术论文提交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国际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和《历史研究》杂志社主办的“现代中国都市大众文化与社会变迁”国际研讨会,以及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中国电影论坛”。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契机,以及在公共知识领域拓展电影研究的努力,使2005年的我用文字思考了很多此前没有思考的问题。本书就是这些文字的结集。

    在此之前,电影史研究被我设想得很“纯粹”;但当我翻开民国年间的《申报》、《大公报》和《民国日报》时,“纯粹”电影史研究的信念土崩瓦解。我预感到,即便穷其一生,我也难以走出“中国电影史”这一在公共知识领域颇显特殊的研究面向了。太多的史料、太多的问题、太多的解决方式,会令所有的研究变得缺乏自信。也就是说,我开始触摸到一种全新的中国电影史,但它的呼吸令我兴奋,更令我窒息。

    自以为是勤奋的,但中国电影史提出的问题层出不穷。我已经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但我相信会有更好的方式去面对。

    感谢发表这些文字的各家报刊和北京大学出版社,是他们的鼓励激发了我的思考、纵容了我的梦想。把这些在许多人看来颇为冷僻的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曾经使我感到不安;但这些文字是我真诚的言说,不是为了名利,更不是为了职称。

    感谢我的父母,尽管他们早已谢世。在他们生前,少不更事的我从未表达过感激;但直到今天,我都在梦中寻找那条回到故乡的路。在那里,有三间破败的老屋,父亲的面容已经模糊;母亲病卧在床,一遍一遍地念叨着远方的儿子。
 
    (李道新著:《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