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得不说的《咏乐大典》6大意义藏品

(2009-12-31 13:01:55)
标签:

瓷盘

明灯

咏乐大典

藏品

濮存昕

李咏

赵薇

余秋雨

情感

    年底了,各种盘点层出不穷,今日我来盘点下前天刚参与录制的咏乐大典。

    古人说人生有两大幸事,一个是洞房花烛夜,一个是金榜题名时。就在一个星期前,我还和大家说着关于我的爱情,收到大家很多祝福,真的谢谢大家。今天,我要换个话题,不说爱情,我们说说事业,说说男人们的金榜题名时。

 

    现在的金榜题名不同于以往,内涵和外延都得到延伸了。所以我眼中的金榜题名时,演变为事业上功成,金榜上名就。这一说,可就要提到咏乐汇年终的《咏乐大典》了。咏乐汇这个节目请的都是事业成功的名人,他们都是各个行业里比较出色的佼佼者,也都是我余迪毕生不断学习的对象。当然我感兴趣的也不只是他们如何走向事业的成功,也对他们的爱心肃然起敬。因为这个节目有一个特色是每期人物结尾都要和节目组互送礼物,而这些互送的礼物年终将会拍卖,拍得善款全部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今天我就说说我在咏乐大典上看到的6大有意义的藏品。

 

    【NO.1】成龙+"龙"字瓷盘套装

 

     不得不说的《咏乐大典》6大意义藏品

    这个龙字瓷盘套装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是因为成龙大哥本人非常喜欢瓷盘,二是因为这个瓷盘有成龙大哥的一个字龙,三是这象征着中国人的一种精神。所以,我觉得这个盘子绝对是佳品。

 

    【NO.2】濮存昕+现场画马一副

    不得不说的《咏乐大典》6大意义藏品

 

    濮存昕的这幅字画是临时作品,寥寥数笔便将马的生龙活虎形象刻画出来。我想濮存昕画马不只是为了说明马的人生意义在于他自己,同时也在说人始终要有做马的精神。大家都知道濮存昕绝对是一个热衷公益事业的人,我依然记得他的那句话,文明有时候就是一张纸的厚度,太形象了。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NO.3】唐骏+劳力士署名金表

    不得不说的《咏乐大典》6大意义藏品

 

    不看这档节目,我对唐骏先生永远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打工皇帝,但是如果你看了这个节目你就会明白唐骏是一个真正对时间有着深刻理解的人。就是这样的人,把自己珍贵的手表捐了出来,价值无可估量。这很让我感动。

 

    【NO.4】余秋雨+字画

    不得不说的《咏乐大典》6大意义藏品

 

    余秋雨老先生尽管这两年风波很多,受到的舆论压力也很大,但是他总是能以他敦厚的文化去抵触外界的不良影响。我想这文化同样来自这幅画——对苦一笑便成乐!这话太有人生哲理了,感动于老先生乐观的处事原则。

 

    【NO.5】赵薇+钱包名品

    不得不说的《咏乐大典》6大意义藏品

 

    在这么多物品当中,唯独这一件论实际价值是高不到哪去的。但是我对赵薇有着特殊的感情,我觉得这个女孩真的很不容易。还珠格格出道之后,过的并不舒坦。拍少林足球的赵薇让我很是伤心,她不断的颠覆自己的形象,为的是能够在演艺道路上走的更远。好在她熬过了那些岁月。一句谢谢你,一个钱包,载着赵薇的奋斗人生。

 

    【NO.6】马秀慧+欧普照明灯

    不得不说的《咏乐大典》6大意义藏品

 

    李咏手里捧的不是别的,是欧普照明灯。这是今晚爱心拍卖环节的最大亮点,辛苦了一年的咏乐汇所有藏品全部得以拍卖,而最大的赢家就是欧普照明,他们用210万元拍得7件藏品。其中包括我在上面提到的龙字瓷盘和余秋雨的字画等。

 

    然而最大的赢家未必是最后的赢家,欧普照明总裁马秀慧女士当场表示,这7件物品还将捐给红十字会,由他们进行二次拍卖,以此筹得善款帮助灾区渴望读书的孩子们。同时马秀慧当场送给节目组一盏欧普明灯,寓意灯光照亮孩子们的未来。结果,话音未落,濮存昕当场出价10万要买下这盏明灯,全场观众热烈鼓掌,气氛达到了高潮。

 

   我想濮存昕拍得这盏明灯也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因为这盏明灯不仅照亮孩子们的心,同时也将照亮更多慈善人的心。以前我一直以为成功人士喜欢作秀,但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如果他们不作秀,就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爱心队伍中来。而他们不但捐出了自己的财物,还背上了作秀的骂名,这些人才是“侠之大者”、兼济天下之达人!

 

    咏乐大典结束了,留给我的思考,永远没有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