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小学生卖淫案看该如何保护未成年?

(2009-06-10 12:20:42)

    近日来,纷纷扰扰的“小学生卖淫案”经某公安机关缜密调查认定:“小学生卖淫案”是由刘仕华等人策划作假、欺骗媒体、误导受众的一起影响恶劣的事件。至此,该事情也画上了句号,我们相信相应的事件责任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该事情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一个原因是事件的主角是小学生,也就是说,事件的主角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不管在何种状态下,首先他是应该被保护的,换句话说,对于未成年人作出的一些措施,首先必须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

 

    虽然目前事情的因果都已经清楚,并得到了证实,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情发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受到伤害最大的是谁?从这个案件中,我们又不得不思考:我们该如何保护未成年?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去讨论:这个案件中,谁最应该受到严惩?

 

    一、家长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强调了家庭对于未成年的保护责任。然后我们在这个案件中,刘仕华、张安芬唆使刘仕华女儿“陈艳”(化名)卖淫,从中牟利,并将居住的出租房作为陈的卖淫场所。这种行为是令人发指的。先不说是否对于孩子起到了本应该尽到的责任,刘仕华唆使女儿卖淫的行为,不仅仅让孩子的身体受到了伤害,对于孩子的思想造成的伤害更是一生的,比虐待孩子更为可恶。同时,刘仕华等人为获取高额补偿,以冒名顶替的方法获取虚假证明材料,提供给媒体,导致媒体作出不实报道。不仅仅妨碍了相关部门对于此次事件的调查取证,也造成了社会公众对于时间的误解。

 

    作为家长,虽然不一定有能力给予孩子足够的经历能力,但至少必须保证孩子的身心不受到伤害,一个小学生居然被自己的父亲唆使卖淫,这样的人生是何等的不幸。家长的行为和举动,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刘仕华等人对于孩子造成的伤害,不是时间可以磨灭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阴影怎么能抹去?我认为,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作为家长首先要承担起责任,当然这个案件中刘仕华等人也最应该受到严惩。

 

    二、警方

 

    本来,警方作为相关部门应该比公众更懂得去保护作为未成年人的事件主要人物的小学生。在这次事件中派出所巡防人员方法简单、行为粗暴,致使个别当事人受伤。在这样的法制社会,尤其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单位,怎能轻易、不折手段地通过胡作非为的方式来得到自己想要的证据。相关人员还对未成年人的两个当事人进行了不恰当的处理,从当晚被带去审讯到第二天因无证据被释放,时间超过了8个小时。《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同时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应当保护被害人的名誉。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当未成年的当事人被一次次地被折腾,保护处女膜是否完好地认证,这原本保护未成年人的行为,在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上,变成了一场荒唐的闹剧。处女膜完好与是否卖淫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需要执法,我们需要维护我们的社会治安,但是当我们面对未成年人的案件时,作为执法部门需要的是如何去保护未成年人,而不是去考虑如何处罚未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我们更多的需要的是教育方式,而不是处罚方式,教育可以让一个人走上健康路,处罚反而可能让人走向极端。目前两名警方负责人受处分,两名派出所巡防人员被辞退并依法处理,这不仅是对法律的执行,也是对于执法队伍的整顿。

 

    三、社会和媒体

 

    每一次事件的背后我们都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媒体和社会去关注事件本身,对于社会来说,本身我们并不知道是事情的具体情况,往往通过媒体才能得知一些大概,所以很多时候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最好我们不要去猜测某些事情,不明真想地猜测反而会让事情本身需要走向弯路。并不是我们不要去关注,而是理性地去关注,我们的出发点是去关心未成年的当事人,但最后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所以在我们去关注和批判某种现象时,先去考虑下当事人是否需要受到某种保护。

 

     媒体义不容辞地报道事件本身,带给我们一些讯息,但是个别媒体确实为了自身的某种利益去报道事件,就像然而这次事件中,刘仕华等人正是利用了媒体的弱点,进行了有效地炒作,使得不明真相的所有人都陷入了他们设下的圈套。媒体的责任是引导公众进入一个相对透明的环境中,也是监督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的媒介,但是,不管何种情况下,去接受或者挖掘某些材料的时候,必须谨慎再谨慎,这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应尽的责任。尤其反对的,是某些媒体将未成年的当事人照片等报道出来,虽然打伤了所谓的马赛克,可是谁都知道马赛克就像是皇帝的新装,根本没有效果。作为某些执法部门是否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对于某些失实的报道追究相关责任呢?社会和媒体并不是救世主,但却在很多时候影响着法律的走向。

 

    总之,在事件的背后,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不管是对于社会、学校、政府等,还是对于先行的法律制度,都需要我们去反思。我们一直在说,要关心弱势群体,但事实上,有多少弱势群体在被关注。我们说,要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但是我们走在街头总能看到许多未成年人被当做赚钱的工具,也看到了许多的未成年人受着伤害。不知道是法律不够严格,还是执行力不够强悍,只是希望法律不是摆设,口号也不是喊过就忘掉。

 


 

更多文章:

讲述:如何娶到可爱老婆的浪漫全程

驻足幸福,只为栀子花而生的女子。      寂寥夏夜,我在等待谁的归来?

凌晨两点,我在酒吧歇斯底里般哭泣          热恋男女最常说的十句情话 

聂卫平为何屡次在节目现场睡着?            端午送礼,送走了我和未婚妻的婚约 

宁波最用功的小学生,是用功还是无奈?      宁波宝马男如何追心仪奔驰女?(组图)

 

我为结婚狂:晒晒结婚当天的“人情”收入    回忆高考:我曾参加三模三电加了20分

从德阳到北川:绿丝带见证灾区人民的信心和精神    营养餐:开启灾区孩子成长之门

绿丝带志愿者镜头下最灿烂的十个微笑    四川之行第三天:重回北川,跳起信心之舞

四川之行第二天:走进灾区的板房生活    四川之行第一天:我的点滴见闻

 

[独家]陆川:我为何以日本人的角度拍南京    爱情,是那命中注定的凤凰花朵

经济危机下,看我如何成为精明的小老板?    大学生为什么热衷于校外租房?

纪念哥哥:如我当初一往情深地爱着你        大学生逃课看A片尴尬了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