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组图)

(2008-04-11 19:38:51)
标签:

古代

四大水利工程

它山堰

游玩

休闲

分类: 王子【摄影-旅游】
 
    游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    文/寻找王子的足迹
 
   游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组图)
 
   游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组图)
 
(台风中的它山堰)
   景点介绍:

   它山堰是中国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唐代大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可与四川都江堰相媲美。

    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坝顶长42丈,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坝体中空,用大木梁为支架。这座坝平时可以下挡咸潮,上蓄溪水,供鄞西平原七乡数千顷农田灌溉,并通过南塘河供宁波城使用。为防止洪水涌入城市。以后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至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都对工程进行维修。
   
    明代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加高堰(坝)顶1尺,清代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曾进行较大修治。公元1914年清理堰上淤积,使水道通畅。目前所见它山堰顶长134.4米,堰顶宽4.8米。皆用长2至3米、阔0.2至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36石级。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它山堰历经千余年风雨,饱经沧桑,堰体至今基本完好,仍发挥着阻咸蓄淡排涝引灌的功能。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组图)
 
  
  
  
    游玩记录:
 
    去它山堰的那天,早上参加了一个简单的活动,在9点左右从南站附近出发乘车到鄞江镇的。去鄞江的车并不是很挤,相对于去五龙潭的车,应该说很空,但是去之间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很多乘客都是外地来的民工去工作的,所以脚臭、汗臭在加上其他的味道夹杂在一起,足够让你窒息。
 
    游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组图)
 
    那天天气还算可以,初春的天气很惬意,差不多一个半小时侯到鄞江镇,但因为当地的旅游开发很薄弱。所以一开始我们到的时候,一度迷失了方向,甚至感觉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在当地的一位老爷爷的帮助下,找到了去它山堰的路。老爷爷很热情的告诉我们,看到有年轻人到这个地方来,很是欢迎。
   
   游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组图)
 
   去它山堰的路不大,但是可以行驶一辆汽车。村名是以它山堰命名的。它像它山堰那样的古老。从那条路进去,是鄞江镇政府,政府大楼很陈旧,可以说跟有些村委会的办公楼还要陈旧,或许是当地经济并不发展的缘故吧。镇政府前面有一排古树,看起来至少有百年以上,应该上这样的树在鄞江很多,只要你仔细寻找,一定会有发现。它山堰村村委会离它山堰很近。这里也是宁波比较有故事的地方吧。
 
    看到它山堰的历史,可以想象得出这样的工程在当时几乎就像现在的三峡工程那么庞大,真是让人佩服。但是似乎不是看它山堰的好季节,因为堰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它山堰并没有很大的地方,也没有很多的地方去看,所以那天我们选择了爬它山,山不高,所以爬起来不费劲。周围的山上有很多竹笋,还有茶叶,那天去的时候很多茶农都在采茶,好象是我第一次看到采茶的情景吧。
 
  游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组图)
 
   它山堰附近的空气很好,习惯了城市里那种生活以后,觉得那里的空气很是清新,让人舒服得不想再回来。很久不见的野花,很久不见耕牛,很久见的蝴蝶,一切都像童年的记忆中那幅美丽的画面。看见在城市里不稀奇的奔驰,在这样充满古代气息的村落里,显得有些怪异。
 
    整个村落,完全被田野和河流所包围,河边的柳树发出了最嫩的新芽。跟城市中的柳树不一样,因为没有人为的修剪,所以看起来比城市中的更贴近自然,更融入自然。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我们一路原路返回,沿着古老的村落,寻找着历史的古迹。
 
   游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它山堰(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