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素主义]小资、愤青、素人终极区别


标签:
小晨故事时尚 |
分类: 精彩推荐 |
其实一开始,小资、愤青和小农,这才是中国社会的三种泾渭分明的人,但随着城市化,小农已经分化到小资、愤青中了——完全接受并追逐都市生活的那部分小农,渐渐转化成了小资;不得不接受都市生活,但内心对此并不认同的那部分小农,渐渐转化成了愤青。而素人,则是一个新物种:也许是小资的升级版,但身上具备一种小资不曾有的大朴大雅的气质;也许是愤青的升级版,但身上具备一种愤青不曾有的沉静的力量。正如Su素视频中所说,“当一切繁华散尽,当一切浮华落定,留下的,可不就只有素么”——小资是繁华的,愤青是浮华的,素人则是质朴沉静的。这种质朴不是很早以前小农的那种本能的质朴,而是一种自我觉醒的质朴。从精神脉络上讲,有似于禅。Su素视频中也如此定义:素人说白了,就是21世纪的中国禅。
价值观决定生活方式。小资、愤青和素人各自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且互相调侃。Su素视频将这种不同放大并以动画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可谓匠心独具,调侃与搞笑中暗含对社会分层、社会变迁的精微洞察。比如,同样是听音乐,“听音乐喝咖啡的,是小资;听音乐砸咖啡壶的,是愤青;听音乐就是听音乐的,是素人。”这种洞见尽管不如保罗·福塞尔的《格调》那样“毒舌”,但作为对中国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分类,至少是相对精确的。
值得一提的是,Su素视频捕捉到了这三个群体背后不同的思想资源:小资一般而言,思想资源来自欧洲,尤其是巴黎;愤青一般而言,思想资源来自于理想主义,尤其是左翼传统;素人一般而言,思想资源则来自于中国古代、禅宗以及东亚美学。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也有人说21世纪将是“她世纪”——两厢结合,可不就是素人的主张么?精神上的独立、自由,以及行为上的率直,审美上的温婉、雅致⋯⋯素人,有无可能就是21世纪的人格型——正如超人是20世纪的人格型一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很容易从田园生活中发现诗意,但田园毕竟是人类在农业文明时期的情感与现实寄托,而在现代都市文明条件下,诗意从哪里来?我觉得素人或者说新素主义,旨在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小资的诗意,就是用物将生活填满,并称其为“格调”;愤青的诗意,就是建立一个都市乌托邦,有酒有女人有摇滚——最好这一切都不要钱;素人的诗意,就是建立一种心身合一的生活状态,美,即在。“若将人生比作一幢三层的房子,那么小资住在第一层,名叫物质;愤青住在第二层,名叫精神;素人住在第三层,名叫灵魂。”此话极是,而境界之高下也判若云泥。哇,21世纪,我也想做一名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