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2012-11-02 07:07:07)
标签:

西施

中国

杨玉环

小晨故事

时尚

分类: 精彩推荐

看到新浪杂谈上有一篇写古代美女、首饰、历史的帖子(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5210186-1-1.html),私心以为值得转来分享,但原帖实在太长,且写尽了中国首饰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难免平均着力,纵深有余,切面不足。笔者试着从重要的历史切面入手,梳理一下首饰与美人的历史。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而四大美女与首饰又有紧密的联系。首饰无法离开人。因此,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四大美女转载与大家分享,美人花饰,相得益彰,以飨各位。

  西施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身姿绰约、容貌姣好、素手纤纤......多美好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这样一个如水的女子,她的美,或许只有她的名字可以概括——西施。是的,图中这个溪边浣纱的女子就是四大美女之首西施,那时她还只是一名乡村浣纱女,唯一特别处就是有沉鱼之貌。

这样一个纤细柔弱的女子,你能想像得出她日后为越国复国立下了旷世之功吗?吴、越江山已成旧事,而西施的容颜却一直美在世人心底。

真正的美能超脱时空岁月,恰如女人的首饰。且看西施头上的梳篦,在今天看来也是那么精巧、美观。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梳篦是梳理头发的用具,也可插在头发上作装饰。春秋战国时期,梳篦以竖长方形造型为主,但梳背雕镂日趋精美,梳齿也日益细密。这只造型别致的骨质梳篦,由梳背与梳齿两部分组成,梳背雕刻头相背、身相连的动物形象,梳背下端与梳齿上端均有钻孔,可能由榫卯方式连接,梳齿雕刻细密,工艺精湛。

动物形象历来是中国首饰设计常用的元素,但植物形象就更加普遍,如下图中的这把用作头饰的梳子,背上可不分明是一朵“花”么!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王昭君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昭君出塞,上图正是此情此境。一身裘袍,手抱胡琴,神情哀婉,长城就在其身后。下马,停驻,或许想多留一会,却又不忍回首,瑟瑟秋风中,马嘶雁鸣,撕裂心肠。

告别故土,登程北去,离愁别绪在心头、在眉梢,甚至在那紫金钗头。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什么家国,什么和平,或许都太沉重,抛开这一切,她只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就算郁郁愁容,反倒更惹人生怜。你看她那金钗横斜,摇摇欲坠、温婉可怜,实在是柔媚万千。钗,在她那高髻头上熠熠生辉。

 

大家或许有所不知,钗在这里极合时宜,钗既是一种饰物,也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日后重逢再合一起,这有点像耳环,一对同用,只不过耳环没有分别寄情的用途。只是,昭君的另一半钗在谁的手里?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人们是否能够理解那种痛切的别离?

 

今人不大使用钗与簪,但这种略为落寞的处境反倒让钗、簪显出一种低调的优雅与奢华,如下图(是不是有一种钗、簪合体的感觉?)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貂蝉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上图为貂蝉,古代四大美人中数她最不可捉摸,因为人们至今还没有弄清楚她扑朔迷离的身世。她也是四人中最迷人的,因为她让诸多英雄豪杰为之神魂颠倒,最为人们熟悉的便是她与吕布的一段旷古情缘。图中貂蝉的一对手镯是她的亮点。在古代,手镯常常是恋人之间互赠的礼物,貂蝉这对手镯可是吕布所赠?这有待考据学家去进一步挖掘。汉代手镯以玉石材质为主,辅以简单、质朴、大方的雕刻纹样。汉代审美以粗犷为主,纵有玉手纤纤,玉镯也难免粗砺、沉重。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现代的手镯则融入了更多的元素,看过最有特色的莫过下图被称为绣花镯的手镯,它是传统刺绣与银镯的结合。而质朴、大方如下图者,可谓深得两汉审美精髓。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杨玉环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杨玉环,出身宦门世家,天生丽质,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长歌舞。与西施,貂蝉,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足以证明天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细金工技术的进步,金银首饰制作空前精致。图案以花鸟居多,而牡丹雍容华贵,唐代文人皆对此花情有独钟。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唐代青釉牡丹纹粉盒。)

 

玄宗李隆基颇爱牡丹,在长安兴庆宫沉香亭种有数株牡丹,与杨妃观赏时对乐工们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应再唱旧乐词。”于是立即招来翰林学士李白,命他为杨妃赋新词。李白当场写下了《清平调》三首,其中“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写尽了唐玄宗面对牡丹和杨贵妃这人间至美时的快乐心情。如此图牡丹般。

   [首饰简史]四大美女系列原创手绘,细赏古典首饰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