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晨故事重庆宋体茶园菜园坝长江大桥渝黔高速公路杂谈 |
分类: 精彩推荐 |
茶园新区的前身是长生镇茶园村茶园合作社。 20年前的茶园,在人们的印象中可能仅仅只是“那个地方好像在南山的另一边,不知道长什么样”。茶园当地的居民如果想到主城区,像以前老重庆的朝天门、解放碑、南坪这样的繁华地区,那得“披着星星出门,戴着月亮回家!”。除了集市上的叫卖与吆喝之外,便没有与商业相关东西。没有大型农贸市场,没有大型超市,没有娱乐设施和商业广场等等。
美丽的南山在那个时候成了茶园与主城之间最大的屏障。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渝黔高速公路真武山隧道的开凿,才揭开了茶园神秘的面纱五年前的茶园,人口不过10万人,长期居住人口也仅4万人左右;绝大部分为茶园当地居民,基本没有外来人口。
1998年,重庆市规划修编首次提出了“茶园新城区”的概念,从此,茶园新区与茶园人民一同迈上了崭新的舞台。
首先改变的是交通。菜园坝长江大桥开通,加上未来东水门大桥、轨道6号线、南山隧道的建成,一直制约茶园新区的交通瓶颈被完全打开。从茶园新区穿过真武山隧道到南岸区仅用15分钟。交通的发展使得茶园成为重庆主城的一部分,使得“村民”成为“市民”有了可能。现在,茶园村成了重庆重要的苗木生产基地,“20 分钟就到解放碑,花上的露水都没干”。
交通发展起来后,有了“地利”,加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天时”和重庆市上下的“人和”,茶园的经济首先蓬勃发展起来。这里重点发展移动通讯设备、信息家电、光电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业网产业,已签约驻入移动、中联通、电信研究西院分院、国虹科技等移动通讯生产和科研机构,形成1000台终端生产能力。移动通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足并举,经济发展得不仅快,而且健康有活力。
随之,各种社会服务设施也完备起来。以前这里除了一些很少的私人诊所之外,没有一家大型的、正规的医院,现在已引入两所三等甲级医院。
开发前的茶园教育设施也不完善,除了几所村级小学,比较好一点的学校便是长生中学,但在重庆却没有一点名气。现在,茶园新区已经拥有重庆市重点中学11中、中国百强中学第二外国语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龙门浩职业中学、重庆市示范园南坪实验幼儿园以及珊瑚中小学、新加坡才儿坊等七大教育机构,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茶园新区征地签约已经完成,一所崭新的现代化大学不久就将出现在茶园新区。将来,这里的孩子,就近就可以享受与国际接轨的优质教育。
中央主题公园、人民广场、湿地公园、歌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一大批文化体育项目相继建设,重庆市民的休闲、健康、文化活动聚集茶园。茶园成为重庆的城市副中心。
茶园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建设者们注重城市的品味。坚持一流的城市规划、一流的城市建筑、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城市建设,所有的目标都朝向国际化现代生态城市的方向。现在,茶园是重庆高尚楼宇最多的聚集区之一。
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发展和建设并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茶园的青山秀水,不但很好的被保护下来,而且成为茶园特有的“资本”,成为吸引人们来这里投资兴业、置业居住的亮点。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在这里得到实现。
建设者们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将茶园新区的建设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对城市未来20年、甚至更长远的和谐发展进行了深刻思考的结果,是茶园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茶园,这座崛起于重庆主城东部片区的新城,是重庆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重庆的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重庆这座充满生机的西部中心城市,发展得迅猛,健康,将给这里的人们带来发展的机会和幸福的体验。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