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晨故事牛根生中国老牛基金会慈善事业巴比教育 |
分类: 精彩推荐 |
之前巴比来华事件高调的造势,确实赚足眼球吊足了我的胃口。如今巴比的慈善晚宴已轰轰烈烈地结束了,但留给咱们的中国富豪们的感慨绝对是终身难忘的。见到巴比的富豪对于慈善晚宴都感受颇深:“巴菲特和盖茨的晚宴,本质上是一次慈善理念的高级交流”,这是《牛根生谈巴比晚宴》一文中的第一句话;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也认为:巴比给中国的慈善家上了很好的一课。
曾有人质疑过巴比来华的目的,但我看到了巴比在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澄清:慈善晚宴不是劝捐更不是布道,仅仅只是分享,可耐人回味的是“裸捐”,却成为现场讨论最热烈的话题。我们都知道老牛基金会的创始人——牛根生首开祼捐股份致力慈善事业之先河,被誉为“全球捐股第一人”,他在这次晚宴中和巴比畅谈当年捐出所持全部蒙牛股份的往事,自然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如今巴比走了,可是慈善晚宴的影响却意义深远。我曾在某家媒体上看到对此事件的评价:巴比带来的财富观和现代慈善理念,都激励了我们勇敢直面中国慈善业停滞不前的困境。牛根生作为老牛基金会的创始人,最为感触。在这些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他除了掌舵蒙牛的宏观战略外,一直都倾力于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规范化、规模化、持久化。
早在几年前北京大学举办的“新年慈善酒会”上,牛根生凭借多年的经验把慈善模式分为三种,一是“输血式”,二是“造血式”,三是“基因式”,老牛基金会三者都做,但未来将以“基因式”为主。这不禁会有人产生疑问,到底什么才是“基因式”慈善模式?牛根生对此的解释是:它是一种着眼于改造社会基因的一种慈善模式,比如把慈善方面的立法研究、制度研究、文化研究等纳入慈善事业的支持范围,因为一部好的法律、一项好的制度、一个文化范式所改变的往往是社会的重大方面乃至整个国家的全貌,如有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取代计划经济制度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怎么才能让基金会健康持久的运转,这是中国众多慈善事业都面临的难题。牛根生通过全球第一个捐献股份的方式创造出一套独特的全新模式,对股份的所有权、表决权、收益权都作出了变革,同时更加的优化调整基金的运作机制,对基金的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使慈善公益事业规范化、规模化与持久化,增强民间慈善的规范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在尚不完善的中国慈善事业大势下,为中国公益事业迎来全民时代打下一块坚实的基石。
这些年来,我们从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到医疗卫生、三农事业处处能见老牛基金会的身影,济贫救灾,捐建20多所小学,为震后三孤人群援建博爱之家,进行荒山绿化等等。像南方雪灾、贵州、广西大旱、青海玉树地震……老牛基金会频频捐款。牛根生和他的老牛基金会在公益助学、自然灾害捐款、生态保护等五十余个公益慈善项目捐赠已经过亿元,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牛根生认为,善的实质就是回报社会,帮助社会上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所以无论是一块钱还是一万块钱,最重要的不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捐了多少,而是真正的把这些钱送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手里,真正的帮到他们。今年6月,牛根生出席了蒙牛乳业股东大会。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会用更多时间做公益和慈善事业,这对企业和社会均有好处。从此看出,牛根生是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积极践行者。这让我想起他的一句话:“从无到有,满足个人,只是小快乐;从有到无,回馈社会,才是大快乐。”想必现在的牛根生一定是快乐的!
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