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宁军团崛起  完美诠释“辽宁精神”

(2008-08-25 09:00:00)
标签:

身边的奥运

阿晨

沈阳

我爱沈阳

休闲

    北京奥运会就这样结束了,依依不舍了的离开了北京,离开了中国。感谢这些天运动员带给我们的感动。同时也感谢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都为奥运添上绚丽的一笔。16天,每一个感动的瞬间记忆犹新。我想每个人这一生都不会忘记吧。中国军团勇夺51金,总数100枚奖牌,在这些奖牌的背后,凝聚了太多的泪水与汗水。

    从雅典奥运会3.5枚金牌到北京奥运会的6枚金牌,辽宁军团打了一个翻身仗。

  四年来,这里面有着太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凝聚了所有辽宁体育人的心血。

  

  北京奥运会,王楠、张宁这些老队员在职业生涯后期再次创造了辉煌,这也成为辽军的一大亮点。

  孙永言表示,在辽军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王楠、张宁等一些老队员为了2008北京奥运会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忍受着年龄偏大和伤病对身体所带来的冲击,在奥运会上重新焕发了青春,并且给年轻的队员也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和激励作用。

  “除了老队员,像杨秀丽、王娇、于洋/杜婧以及唐宾等人都是首次参加奥运会比赛,首次参赛就能拿到金牌实属不易。”说起奥运会夺金夺牌队员,孙永言评价为“辽宁精神”,“他们敢打敢拼、坚韧不拔、奋勇争先的精神打出了辽宁体育的精气神,这也是‘辽宁精神’的一种完美体现。”

 

   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51枚金牌位列奖牌榜第一位。具体到各个省份,江苏选手在北京奥运会上收获了7.5枚金牌,是为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贡献金牌最多的省份。而辽宁省以6枚金牌的贡献,位列中国代表团省份贡献榜的次席;广东省以5枚金牌位列金牌贡献榜的第三位。

 

  不得不提的两位王楠和张宁,北京奥运会是她们最后战役,留给我们的是感动与精彩。祝福她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王楠最后一役:赛场上风度与奖台上热泪

辽宁军团崛起 <wbr> <wbr>完美诠释“辽宁精神”

没有邓亚萍“舍我其谁”的霸气,没有张怡宁“以静制动”的气质,但赛场上的大将风度和那份淡定自若,总能在不经意间拨动观者的心弦。更喜欢的,是这样一个独特的王楠、一个永不放弃的王楠。8月22日,中国选手王楠在比赛中。当日,王楠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以1比4不敌队友张怡宁,获得银牌。王楠在领奖台上流下激动的泪水。从十四年前的第一个国际赛事冠军开始,王楠经历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个女乒个人朝代。

  悉尼奥运会上她荣膺女单和女双冠军;雅典奥运会女双再度卫冕。世乒赛王楠更是战功显赫,连续参加了七届,获得了世乒赛历史上的“全满贯”——女团、女单、女双、混双冠军,以及世乒赛女子单打的三连冠,女子团体冠军的六连冠,成为中国队夺得世界冠军最多的选手,这在中国乒乓球乃至世界乒乓球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张宁:最后的奥运 完美的绝唱
辽宁军团崛起 <wbr> <wbr>完美诠释“辽宁精神”
33岁的高龄,蝉联奥运会羽毛球女单金牌——张宁一举创造了羽毛球比赛历史上的两个奇迹。3个月前,张宁积劳成疾的膝盖已经严重积水,她连走路都痛苦万分;两个月前,张宁在外界对其能力的质疑声中,险些落选中国羽毛球队的奥运名单。

  但有股力量一直在支持着她。正是这股力量,在两年前张宁打算退役的时候把她挽留在羽坛;在一个个被伤病折磨得难以入睡的夜晚,激励她坚持下去;在今天比赛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候,唤起她拼到底的信念。

  “北京奥运会,我们自己家门口的奥运会,一辈子可能就这一次机会,我一定要抓住它。”

   这个简单却至高的梦想,就是鼓舞张宁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力量。

     当金牌挂在了胸前,张宁对着它亲了又亲,泪水又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

 

http://s12.sinaimg.cn/small/4b5204c644d1393c01f4b&000     http://s3.sinaimg.cn/middle/4b5204c644be5ec3ad862&000

   点击进入博客首页        点击加入阿晨哒BLOG圈

 我的QQ号:174950771QQ群号:38550761飞信号6001685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