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圆梦交往的同学和亲戚朋友的孩子身上,发现这些独生子女身上都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家庭生活的优越、得天独厚的‘爱’、大人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家中的小皇帝越发习惯‘养尊处优’的生活。
在义乌的时候,星期天圆梦的同学佳佳来我家窜门,妈妈拿出糖果、玩具、纸、笔、书给三个孩子尽情发挥玩耍,初始三个小朋友玩得甚欢,约过10分钟后,梦梦则跑过来哭丧着脸对妈妈说:“妈妈,佳佳不给我玩小车”,圆圆说:“佳佳不让我吃特浓糖”,妈妈说:“那我们一起去看佳佳在做什么,好不好”?客厅里,小美女佳佳同学正一个人左手拿着糖往嘴里放,右手在拼盘玩得不亦乐乎,圆梦看此情景,忍不住想拿桌上的玩具玩儿,佳佳猛地弯下身,把桌上吃的、玩的都圈在自己身下,大叫到:“不要动,不给你们玩,这些都是我的”,圆圆梦梦说:“我们一起玩呀”,佳佳说:“不行,我不喜欢跟你们玩”。
春节在老家里,到圆梦叔叔家玩了几天,叔叔家的女儿小雨已满12岁了,圆圆梦梦非常喜欢姐姐的玩具、小车、小珠、小包什么的,圆梦跟姐姐说:“姐姐,给我玩一下好不好”?姐姐说:“你们会弄坏的”,圆梦说:“不会的,我会小心的”,姐姐说:“那是我的东西,知道吗?我不喜欢别人玩我的东西”,说完给藏起来了。第一天,第二天,圆梦拿什么,姐姐就藏什么,摸什么,姐姐就说摸不得,无法建立伙伴关系。第三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梦梦因为想玩姐姐绿色的小车姐姐不给而闹脾气,圆梦的叔叔和婶也多次给小雨做思想工作,结果无效后,婶婶动手到小雨的房里搜出她的私家‘收藏’包,打开一看,里面有很多玩具宝贝,婶婶把所有的搜到的统统拿出给圆圆梦梦玩,没想到,小雨‘啪’的把筷子往桌子一摔,把自己关进房内嚎啕大哭起来。妈妈说:“圆圆梦梦,你看,姐姐都哭了,快把玩具还给姐姐,让她不要哭了”,圆梦惊慌的赶快把玩具拿去给姐姐,跟妈妈说:“我不想姐姐哭”。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很易养成孩子以个人为中心,自私的心理,本来孩子应成为家庭的受教育者,但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宝,孩子自小就成为家里所有东西的主要消费者和支配者,很难融入和学会分享,于是动不动就发脾气,出言不逊、待人不尊,我行我素的现象也就随之发生了。
面对面邻居家的小妹妹一岁七个月,因为没有兄弟姐妹,很渴望玩伴,次次看到圆梦总是很开心,很想来我家圆梦一起玩儿,每次走到我家门口又折了回去,她妈妈说:“这家伙胆小,有点孤僻”。其实,在大人的过分教养,过分担心下,确实有不少孩子很少有机会和同伴交往,缺乏交往的经验,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交往的障碍,由此会出现了胆小怕事及孤僻的心理,缺团队意思。
还有的满十岁以上的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玩电脑玩游戏,家长忙里忙外,吃饭了对孩子喊一声:“吃饭喽”,孩子从房内走出来,手都不用洗,直接吃饭,吃完就走。冲凉的时候,家长备好孩子的换洗衣服、毛巾后,孩子仍旧不肯洗,最后总是在家长的三催四请才完成。
看着这种种现象,这个春节我过得很受启发。孩子最终要自己‘飞’出去的,一旦失去了成人的照顾,便不知所措,意志脆弱,心理素质差,那怎么行?圆梦也一天一天在长大,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