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外地媳妇需要勇气

(2007-10-17 04:21:27)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育儿/亲子

感悟随笔

外地媳妇

    现代婚姻里,很多都是外地联姻的,我所认识的朋友、闺密们差不多都是跨区域结合,七、八个主妇在小区的娱乐聚点,会发现说湖南话的、河南话的、陕西话的、广西话的、安徽话的、江西话的、四川话的、广东话的等南腔北调、七嘴八舌,听得你一阵晕乎。为什么?人家说快了,根本听不懂呀。

嫁到外地的媳妇刚开始时很孤单,除了老公可以交流外,婆婆、小姑、小叔及PP家的三大叔八大舅三姑六婆们那叽哩呱啦的纯正本地话,让你立马傻眼,直见他们聊得吐沫横飞、眉开眼笑,媳妇连插上一句话都要想好几天。特别是乡里的老太太们,一般不太会说普通话的,所以初嫁进门的媳妇与婆婆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是鸡同鸭讲,鸭同鸡讲,半天过去了,发现:全是白讲。

记得,PP有次到我家来时,有天同事们来我家吃饭,忙里忙外的PP大声的跟我说:“圆梦妈,快点拿‘饭头’给他们吃”,“饭头,是什么呀?”我开始满桌子上找,一个挨一个拿起来问PP:“是不是这个?”,PP一次又一次摇头,直到她老人家自己走过来拿起,我才知道原来‘饭头’就是花生,弄得同事们纷纷大笑说:“你们婆媳每天就是这样交流呀”,我说:“我与PP现在被锻炼成:一用眼神、二用手势,我们的目标是做得要比聋哑人好”,哈哈哈哈,同事说:“看来做外地媳妇真的需要勇气”。

其实,做外地媳妇,除了语言上有障碍外,还有很多方方面面需要去应对。老公的爷爷娶了一个老太太,结果不到一年,老爷子生病去世了,老太太也回到以前的家了,相隔十三年后,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说:“老太太死了,临死前说老公是他唯一的孙子,指定由他养老送终点”,当时老公给弄晕了:“我从小到大根本不认识这个老太太呀,也没有听大人提起过,怎么就成了人家唯一的孙子了呢”,虽然疑惑,但还是请假并准备了些钱回老家去办丧事,原来老太太只有两个女儿,而这两个女儿整个丧事跟没事儿似的,完全做到一毛不拔,真是见识了,所有的费用都是孙子拿出,包括一根针钱,晕不?

外地媳妇要随时注意修正自己说话的语言,同样一句话在河南可以说,在广东就不可以说了,说出来那意思就不相同了,会引起众怒滴,嘻嘻。生活方面,需要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风俗习惯、衣着谈吐、接人待物等。要想完全融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对于开发区的广东本地人来说,想让他们认同你,十年年限的外地媳妇是小学生、二十年的是中学生、三十年以后的可能大学还毕不了业,一句话:你永远变不成本地人,需要信心哟。而对于外地媳妇而言,从心里上来讲,可能需要一辈子去适应、去认同、去完成。

外地媳妇们,一起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