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到一些父母说:“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一切都是为了他(她),为了他(她)而活,为了他(她)而工作,于是,他(她)便长成了一个霸道自私的小人儿了。要是有两个、三个孩子,什么都均分,他们就知道想到别人了。”
其实,家里有两个或三个孩子,他们会为了玩具、吃的喝的穿的等别的什么而常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做父母的这时,又会为孩子们经常表现出来的不尊敬别人的态度而担心。
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总是看到有些孩子的父母或奶奶爷爷外婆外公抱着或背着孩子上学。其实,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寓意的含义却耐人深思。从孩子踏入托儿所的第一天开始,孩子就要学着接受新的环境,家人也要试着给孩子一个好的开端,一个良好的习惯。
学前,我的儿子有点娇气,在孩子满2岁的时候,我曾拉着他和女儿谈了关于,上学不允让妈妈抱着或背着这个问题,当天晚上两人很爽快的答应了。到了第二天早晨,儿子在快走到幼儿园的时候,开始嚷着要妈妈抱,我很严厉的告诉他“答应妈妈的事情要做到,只有这样,才是个好孩子”。然而,他不管那么多,很强烈的要求妈妈抱且很大声的哭,面对孩子的任性,我很冷静地告诉他“从今往后,不管上学还是放学,你与妹妹每天都要自己走,不允跟妈妈说抱,只能跟妈妈说拉”,然后我就托着他到小小班。经过这次,儿子见妈妈态度如此坚决,至此就再也没有跟我提过要抱着上学的事了。同时,也让孩子明白,纵使你在家里是皇子,在学校你什么都不是,只能是位好学生!
圆梦同学贝贝妈跟我说,他家的贝贝2岁8个月时,上托儿所接近有1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哭天喊动,提到上学早上不愿起床,不愿穿衣吃饭以示抵抗,贝爸贝妈及阿姨使尽了浑身解数也说服不了这头小犟驴,只好停学,现已3岁半了,呆在家中,由着他自己的性子玩耍。
有一天,看见贝贝很剧烈的咳嗽,仍在吃着饼干、糖果,贝妈自己开了一家小杂货店,她说:“没办法,管他他不听,想吃就自己拿,天天不吃饭,就只吃零食。生病也一样吃,所以三天两头生病,一病就要十几二十天不好”。为此,贝妈为她的小皇子常常唉声叹气。为此,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然而,简单“移植”过去的教子方法却往往不尽人意,因而感到困惑。其实,这不是方法本身的问题,而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任何教育方法都依托于相应的教育理念,方法是“毛”,理念是“皮”, “毛”必须附着在“皮”上,才会发生作用。我也时刻提醒自己,教育孩子要“毛皮”二合一阵子,否则,孩子可能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皇太子’,而我这个‘皇后’只能有哭鼻子的份了。
家庭教育是开心的,作为家长,需走进孩子的心灵。身教重于言传,做父母的要学会爱孩子、懂孩子,在你的眼皮底下与心里面, ‘皇太子’只能是个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