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龙凤圆梦
龙凤圆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366
  • 关注人气:13,6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富爸爸穷孩子]读后感

(2007-01-19 11:32:25)
分类: 时尚情感婚姻

最近买了一些书,看了后有许多感悟。我们中国人的教育方法,大多是孩子在满18岁前或未参加工作之前,所有的学习费用、生活费用、零花钱,都是孩子伸手要,老爸老妈从裤袋里掏。孩子永远也体会不到父母赚钱的不容易。

在美国,父母的责任只是为子女提供基本的生活用品,没必要为孩子买名牌或者奢侈品,千万别以为这是家长小气,这是教育原则问题。

我周边的朋友,或者我自己,目前都在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而节衣缩食。看见邻居家的小朋友穿了一件漂亮衣服、买了一双帅气的鞋子、别人今天又给孩子买了一部车、买了一个新玩具、买了一大堆吃的喝的等,就会想着,给自己家的孩子也买个吧,而且买回来的一定要比朋友家的那个还要好,还要实用。大人的这种攀比心理,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演越劣,孩子们也在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中,逐渐的迷失了自己,养成了一个‘伸手要’的坏习惯,甚至于认为父母给自己买是应该的。

到底父母给孩子买单是不是应该的呢?

“和美国人接触多了,我逐渐弄明白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要钱自己挣!我的教授是肯尼迪医疗中心胸外科医生,家里有花园洋房、游泳池、老爷车,每逢假期,一家人时常到世界各地旅行。但他的三个孩子从头到脚看不到一样名牌。父母平时除了慷慨买书之外很少买其他物品奖励。三个孩子想去‘哈根达斯’冰激凌专卖店,得做一个星期的家务,以小时工计费,拿到钱后,才能吃一只7美元冰激凌。有次,看见他的4岁的儿子趴在厨房台面上,用清洁剂擦洗案板上的油渍,擦完厨房,教授在‘薪水本’上记下3美分,笑呵呵地对儿子说,下周一起付帐!”

这种环境里成长出来的孩子,在学校和幼儿园,孩子们之间从不攀比,如果某位同学穿的名牌,玩得玩具是‘不劳而获’得来的(当然,节日和生日赠予除外),同学们不但不羡慕,还会露出鄙视的神色。所以,在学校里,孩子们之间看不出家境的贫富差别,也没有‘贫困生’之称。木匠的孩子和外科医生的孩子坐在一起,双方都不会流露出高傲和自卑。

其实,要孩子自己学会挣钱并不是对他们的苛求,而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人格。看着10岁的孩子利用晚上时间给邻居照看孩子,每一小时赚3美元;再着着孩子在烈日下洗车,汗流浃背地在花园推草坪,做父母的肯定会心疼。

但心疼不会让孩子健康成长。在这里,我还想说“孩子的任务不是吃好喝好玩好学习好,父母的任务也不光是为孩子创造好的物质条件,赚钱给孩子花。”在繁忙的工作中,在孩子一天一天茁壮成长中,做为父母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教会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头脑赚钱,孩子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赚钱,才会知道父母的不易,珍惜付出劳动而挣来的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