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尚情感婚姻 |
在任何社会中,献出美味的食物都被认为是欢迎的表示、友好的证明。因此,许多淳朴温柔的爱情也都是从相邀到餐馆吃饭开始的。在一起进餐的过程中,彼此可以在最自然的状态下看出对方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以及是否会体贴他人等等。如果忽略这饶有趣味的聚餐,该是多么的遗憾!
可是,在婚姻生活中,吃饭带来的并不总是愉悦的感受,如果没有一点点让步,没有一点点生活智慧,小小的饭菜之争,也会伤及感情。
不同口味,用感情来调节
一家三口——丈夫、妻子和孩子,在一顿饭里各吃各的,每个人的食物都不相同,这种现象越来越常见了。食堂的工作餐和餐馆快餐让我们越来越习惯于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可是,婚姻中如果不注意调节,对食物的不同偏好很容易引发夫妻不和。
想想看也是,如果一方正要节食,而另一方却想着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一方看到海鲜就不动筷,而另一方却是个海鲜迷,顿顿无海鲜不欢。吃成了一个敏感的话题不奇怪了。
虽然说接受对方的饮食习惯,就等于接受他的家庭背景,接受他的文化,但我们从小就这样一直按照某种方式吃到大,改变口味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还有的夫妻,不但不改变自己的习惯,甚至还把吃对方不接受的食物当成挑衅的武器,结果只会越弄越糟。
其实,人本身就是杂食动物,因此,不要轻易地关闭对新食物、新口味开发好奇之门,尤其这关系到婚姻。如果夫妻双方口味不同,一定要试图寻找能让双方都满意的菜谱。或者轮着来,今天做了我爱吃的菜,明天也给你做一个。我和老公的口味也不相同,老公偏爱甜食,而我味道稍重些,经过几年的磨合后,现在我们口味几乎是一致的,老公改掉了偏爱甜食的习惯,而我的口味也由重改为轻淡。这种小小的让步,会让大家都能体会到对方的心意。
别把电视“邀请”到餐桌上
夫妻能安静地在一起吃顿饭,在现今这个忙乱的时代似乎已经成了全家人的一种奢望。就算是一起回到家,一些夫妻也会经常把电视“邀请”在餐桌上,喜欢边吃边看。在这一点上,有孩子的家庭好像情况要好得多。也许许多父母意识到,一起吃饭是了解孩子心理、加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绝好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父母会通过饮食习惯的传承,对孩子进行一些价值观的教育。
但是,如果孩子年龄还小,一家三口的晚餐会不自觉地演变成 “爸爸喂一勺,妈妈喂一勺”的喂饭时间。这样,全家人一起吃饭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因此,当孩子还不会自己用勺子的时候,父母最好是先喂好孩子,然后两个人再共同进餐。特别是周末相对地宽松一些。不妨利用这样的机会,全家聚一聚。这对工作忙的人们是一个很好的补偿。
控制体重,让吃饭变成了难题
两个人一起吃饭,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一方胖了,需要节食怎么办?
家庭生活往往会使人体重增长。原因有多种,如稳定的家庭生活会使人更多地研究如何吃得更好;也可能是在气氛愉快的家庭餐桌上,人们不知不觉地就会多吃几口等等。我哥哥读大学时,体重才120斤。婚后这几年,工资上涨价,体重也随之涨到170斤。
不管怎么说,由于当前流行的是以瘦为美,这多多少少让美食家夫妻们处在两难之地。他们既喜欢美食又不要增加一克的体重!
对此,要坦然地对待体重问题。我们的体重应该正常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略有增加。因为过了60岁以后,脂肪的积蓄可能帮助我们承受衰老。总幻想自己是20岁妙龄女郎或英俊少年是不太现实的。
家务谁来做?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分工问题。谁采购?谁收拾厨房?以前是女人围着锅台转,而男人很少摸锅碗瓢盆。今天,事情发生了变化,尽管通常还是妻子担负厨房里的大部分差事,但是丈夫也时不时地下厨露一手。我们家大牛在家里,也常会做做可口的饭菜给全家人享用。
我想与其追求绝对地平等,不如根据各人的喜好和擅长之处,做一个合理的分工。比如丈夫负责装饰房间,而我每天负责日常的晚餐。当然,偶尔也可以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显示一下自己装饰的才能,让他帮助出点子。这样的改变会给大家带来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