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这个担心,教育方法不当使“小皇帝”变成家庭暴君。孩子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他们不能很好的辨别是非对错,所以,当电影、电视、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出现时,他们便会模仿学习,在不知道是对是错的情况下,他们还以为这是英雄行为呢。且这种攻击性行为还会在同伴间传播,说不定有些家长还认为这是种神气呢。
不要说是孩子,大人们在生气的时候,同事朋友之间有矛盾未及时沟通,打架斗欧也是常有的事,这种情绪失控的事例,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宝宝情绪低落,或大人总是让他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这时,孩子就要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了。他们发泄的方式不像大人那么多样化,大人们可以选择方式去发泄,如:听音乐、喝酒、散步、运动等等,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的小脑袋瓜子想的就是很简单,常见的是大哭,当然,其中攻击性行为也是孩子们发泄的方式之一。
作为大人,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消除心中的怨气,这是个很重要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孩子做错了事情,有些家长可能会不分事由就打骂孩子,即使大人这时有事正在烦心,但这时,你选择了打骂孩子,绝对是不明智的教育方法。宝宝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家长的这种行为感动不满,他们会把这种行为转嫁到别人或玩具或物体身上,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国家提倡计划生育,“孩子只生一个好”,正因为如此,孩子反而成了“稀有宝物”,怎么使宝物发光发亮,是父母最关心最琢磨人的事。一句老话:“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改变着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为人处事的理解。“以身作则”不能成为大人的口头秀,这一点很重要。
给孩子创造一个优雅的环境,使攻击性待业无从而生。与孩子多沟通,教会自己的孩子如何宣泄不满的情绪。让孩子多玩玩游戏,要特别强调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游戏的细则给孩子清楚,提高孩子的自控力。最后一点,就是“以身作则”,给孩子们做个表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