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首师大拜望老同学,在他家谈论电视剧《蜗居》的不足一小时的时间内,他三次去洗手间。“不好意思,最近尿频,还有点儿不畅”他尴尬地解释。“奔五张的老男人了,可能前列腺出了毛病,咱还是看看去吧”我建议。随后随他去校医院。
校医院比我二十多年前在这儿求学时豪华了许多,四层的独立大楼,科室齐全,设备先进,硬件完全不亚于一般的县级医院。
待老同学取出化验结果后,随他去泌尿科,那个中年男医生正埋头看电脑显示屏——是红绿相间的股票行情,一看表,是下午二点五十分,快收市了。医生扫了一眼化验单又转目股票显示屏:“没什么事,少喝酒,生活讲究点儿规律”。算是诊断。
“可我近来尿频得明显,也不怎么喝酒。”我同学无意离去。
医生白了他一眼,又埋头显示屏,同时敲键盘,是买或卖一只股票吧。我们刻意保持距离,以免窥得人家的商业秘密;而无论我在股市里多牛,来看医生潜意识里还有巴结人家的心理——毕竟这种心理在成长的经历中早已形成。
呆了几分钟,医生又拿化验单看看,又看看我同学,说:“有点问题,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行给你开点儿药。”口气还是有些不耐烦。
我再看表,离收市还三分钟,拉同学出来。下一个病人进去,我俩出门口吸烟。同学说:“丫那操行真找抽。”我说:“抽了丫的也得看病呀,等几分钟收市后他会认真的。”
收市后再堆着笑脸进去,医生主动说:“我还没说完呢你怎么走啦?”说着拿过化验单仔细看,“你尿频多长时间了?有没有伴着刺痛……”几分钟后的结论是“你可能得终生吃药了。先吃这些看看效果,不行我介绍你去合同医院进一步查查。”语调恢复了正常的关切和热情,是否刚才他买卖的股票赚钱了呢?
我想起好友朝阳第二医院院长王洪斌说过的一句话:“医改吵吵了这么多年,无论怎么改,我认为根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如何唤起和保证医生的负责精神和职业操守,这是所有医患矛盾的核心点。”
我们这个社会的浮躁和自利已浸透到任何一个组织末梢。每个人都在诱惑中摇摆。权力是诱惑,金钱是诱惑,美女是诱惑,不劳而获和少劳多获是诱惑,取巧快富走捷径更是诱惑。股票当然也是一种诱惑。我等凡夫俗子大多抵御不了这些诱惑,但我们总还得讲讲基本的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吧,我们的立身之本总该能超越这些诱惑的。这种十分钟内给出三种诊断结果的职业行为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可能是把整个医疗领域乃至全社会各领域的因浮躁和自利导致的道德与操守的危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