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趋势仍待确认
(2009-11-30 09:48:17)
上周我们说“还有一次补仓机会”,果然周二巨量暴跌,轻仓的朋友可以大幅补仓了。
尽管周三复又巨量回抽,反弹幅度达到上日跌幅的60%,但毕竟缩量700多亿。说明做多力量仍显不足,即资金面仍不充裕;而周四的再次放量大跌,又吞没了前一日的阳线。
固而,还不能确认上升趋势业已形成,至少所谓主力资金还在等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水落石出”。
我一再强调,“对股市,长期看经济,中期看资金,短期看事件”。
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的经济体中,半年以上的“长期”是谁也说不清的,所以我界定的“长期”是指3个月到6个月之间;而所谓“中期”是2至3个月;“短期”便指几周之内。
中期资金面中性偏淡。
新增贷款规模年内不可能放出超预期的大量;“再融资”至少有1000亿规模,而IPO明显加快,一个中国重工就要圈走60多亿。
周三的大幅反抽,表明市场人气已被激活,但反弹幅度高的仍是各类题材下的小市值股票;大市值股只有钢材板块大幅冲高,但次日,钢铁板块又全线大跌。
我是说被激活的人气必须转向大市值、低市盈率的股票,才可能延续升势,所谓“风格转换”——大市值股“估值洼地”的一次次填平才能引领大势创新高,最终实现大行们普遍预测的4000点以上。但现在——短期内“好梦难圆”。
短期一定要等短期内最大的“事件”,月底也好,下月初也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示的宏观调控的文字,一定会比此前国家领导人讲话中说得更清楚。
比如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主基调之后,“但是”打头的几句反向文字——一定要等正式公布以后,反复品味,才能做出对“长期”的判断。
如果主力们据此做出的“长期”判断不乐观,势必影响到“中期”的操作,而“中期”在没有分歧的前提下,可能促成“短期”的急升或超跌。
中短期内,主题投资下的“故事会”真的没结束,但主题投资涵盖的那些小市值股票,整体上股价已达到6000点的水平,而以金融股、钢铁股为代表的大市值股,整体上还在2500点的水平。
这样迥异的差距,每天都在警示着小市值股的风险,当然也预示着大市值股的安全边际。但风格能否转换?风格何时转换?依然难以确定。
这周末开始,申万等大行的策略报告会将纷纷举办。大行都会给出未来6个月内20%以上的上涨空间,也都会给出大市值的“十大金股”。这是封杀大盘深幅下调的有力“事件”,也是促动风格转换的催化剂。
短期内,“补仓”之后也不能满仓,即使重仓,也要注重结构调整,至少要调进50%的有安全边际的大市值股票。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