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敬畏市场

(2008-02-15 20:36:31)
标签:

杂谈

分类: 谈股论市
 

敬畏市场

 

 

节日访友,看到一本《十大败局反思》。我不懂围棋,却知道马晓春,知道他和聂卫平一样,是中国围棋的一面旗帜,为中国赢得过世界冠军。但他却坦诚,痛苦地写了对败局的反思,读着那些专业术语之外的故事,我还是联想到股市。

节前的讨论中,我说过对这一轮暴跌是几乎所有的券商报告都没有预料到的。按标准的经验老道的操作方法,应在从5500点急跌了3天至5100点时,就坚决补仓甚至满仓——因为没有人怀疑这还是牛市。而第4个交易日出于意料地暴跌5.14%,(港股竟达2000点下跌),老道的作手也瞋目结舌了,但依他们的经验,大盘在4800点至5200点的区间内波动、盘整——即券商报告所谓“震荡”之后的“整固”。而没有专业报告认为震荡的下轨会破4500点。这时老道作手的策略便是“独辟蹊径”地抛跌得多的弱势股,换成跌得少的强势股——因为“整固”之后的重拾升势之中,强者会恒强,强势股又多是季报预期好且含高送配题材的中小盘股。终于在130日这些强势股展开了议论慌不择路的大补跌。实质上是击溃了最坚定者的心理防线,于是在21日,美国及周边股都已飘红之时,咱这股又杀出一轮无论大小盘股的全面暴跌——这当然不是任何人能预料到的。

相反,一些新入市的股民,一些惯于“追涨杀跌”的散户却在大盘连跌三日即5100点附近吓了出来……我是说,新股民和散户股民由于没有老道的经验非常敬畏市场,老的大户股民也却忘记了敬畏市场。

因为我们这个市场毕竟已大到与全球市场发生深刻联系了,毕竟已大到有占市值三分之一强的机构投资者了,所以必须以全新的眼光敬畏它。

我们知道股票交易首先是价值投资,其次才是趋势投资。当价值高到60倍静态市盈率而且两年半已经上涨5倍之时,价值投资的支撑因素无论如何都是脆弱的。这也是从5500点仅用了13个交易日就跌倒4200点的根本原因。而趋势投资主导的市场形态更主要地受制于供求关系,受制于人们的情绪是贪婪更多还是恐惧更多。参与趋势投资,重要的不是你自己怎样看市场,而是多数人怎么看市场。有私募基金在去年3000点就断言市场已无投资价值无疑是正确的,但在3000点即清仓立场也是错误的,因为市场不会因为你正确就按你所谓正确的形态演化,当然你可以选择只做你认为确定的价值投资,但“理性”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亦如盲目的代价一样惨重。

5500点到4200点的暴跌中,付出惨重代价者也不仅是因为盲目,相反可能是没认清新的变量的“理性”。败局已定,我们都要有勇气深刻反思。我想起凯恩斯把股市比作选美的话:“这时不要选择自己眼中最美的佳丽,甚至也不要选择大家眼中最美的,我们已经进入第三个层次,需要开动脑筋来弄清,大家是如何猜测大家的观点的。”

我以为,121日第4日的暴跌,一定程度上就是基金经理的“选择大家眼中最美的”结果——是猜测其他基金面对可能的赎回压力被动减仓而先行一步。而21日的击溃整个市场信心的暴跌,则多少有些“大家如何猜测大家的观点的”意味。

在公募基金渐成主导的市场里,一旦出现变盘就一定会“变”的比想象得还剧烈。而市值已达35万亿的A股市场不但开始与全球股市有机联动,而且它的趋势的改变也一定会反作用于其赖以支撑的宏观经济。这也是节前讨论的“牛市基础开始动摇”的诱因。

反思败局,首先是要有马晓春那样直面现实的勇气。因为无论新的散户还是老的大户,都是“买者自负”的,没有人对你的败局负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