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题材股:刘芳的“神话”

(2007-09-07 20:56:42)
分类: 谈股论市
 

题材股:刘芳的“神话”

方泉

    7月份800亿元,8月份2200亿元!这还仅是基金新募和持续营销的增量资金。正是在以基金 为主的“初生牛犊”式的增量资金的推动下,股市冲关夺隘,直冲5400点。也即两周前我们讨论的“5000点以上的趋势投资”其势汹涌。在这个时点内“价值投资”黯然褪色。倡导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每每在新产品发行或持续营销时悄悄扯起“相对估值低和有增长潜力”的幌子——其实是颠覆了价值投资理念。背后是不得不买的尴尬,是羊群效应扭曲的表现。

    尾随基金做“相对估值低”的趋势投资,万一趋势逆转怎么办?基金经理做同质化投资是可以免责的,况且长期看上市业绩的继续提升也会熨平过高的估值。但没有把钱交给基金去“随大流”的更多的普通投资人却是要对自己的钱负责的,并且这其中的不少人也没那么坚定的“长期”打算。60倍的平均市盈率毕竟意味着你要“长期”60年才能收回现在的投资成本——这当然是指投资那些靠内生式增长的多数股票。相信多数个人投资者炒股票是靠博差价获益,而博差价获益更令人激动的是寻找那些“有增长潜力”的公司——主要是靠外延式爆发性增长的题材股。

在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股市,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多有做大做强上市公司驱动力的这几年,这样的股票实在很多!

    因而笔者认为,在当下估值如此高且随时可能变盘的市道中,要么持币观望,耐心等待调整的时机;要么拿出部分资金参与题材股的“投机”。因为连联通都奔向9元了,大盘指标股在那么高高的山岗上“站岗放哨”,凭什么隐匿在各个角落里的题材股不可以遍地开花或此消彼涨?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有个叫刘芳的普通投资人,因为勇敢地持有重组、整体上市和股改等题材股,半年获利上亿元!估算他的资金成本也就三千万元上下,而且是持有十几只股票的“分散投资”!如果仅买一、两只ST金泰类的股票而大赚,可以界定为“运气”和“内幕信息”使然,但人家是“组合”出的。如此高的收益是“神话”吗?当然不是,这样的“神话”只有在当下的中国股市能够发生,而且一定会继续发生。

    题材股往往被理解为黑幕后的交易,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圈内人独享。这当然有足够的依据,但鄙人以为刘芳其人若真是内幕信息获益者,他的“圈子”也就能覆盖几只股票;能靠十几只股票获大利,该主要是其人的投资理念起的作用,是其对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转轨”股市的深刻性的认识在起作用。这点我们在过去的讨论中已反复强调。刘芳“神话”对我们普通投资人的启示,是我们只要下功夫也不是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收益。

    近读国都证券分析师张翔发表在《中国证券报》上的一组文章,讲的是“国资整合大幕刚刚开启”。以超常规速度完成产业整合、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国资委业已明确的任务,155户央企将整合为80家至100家的工作很可能提前到2008年底完成。其中仅仅土地、矿产资源、市场独占权等要素资源的证券化就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空间,遑论我们通过报表可窥知部分的越来越提高的“净资产收益率”。怎样整合?国资委给出的书面语言是:“积极支持资产或主营业务资产优良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鼓励已经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把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这干巴巴的经济学语言表现在股市里的,便是半年前的沪东重机,便是新近的中国远洋、中国铝业和中国国航,……而表现出来的当然还是一少部分!

    沿着这条脉络扎实地“做功课”,甭管当下已近狂躁的“趋势投资”怎样演绎 ,再选好单只股票的介入时机,我们一定会有刘芳那样的“运气”。这样的“运气”也一定是5000点以后牛市晃晃悠悠演进中最绚丽的风景,并且可能是5000点以后的牛市得以持续的基本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