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谈股论市 |
凭什么还亏钱
方泉
周二上午一位汗流浃背的中年男子“闯”到笔者办公室,“苦口婆心”地请教股市问题。他是在今年5月15日四川长虹涨停板达3.64元时全仓买进,三个月下来,长虹股票跌至3.1元。他要问的,是这股市还是不是牛市?他的长虹股票还能不能解套?
笔者从来就不在媒体上判断个股,也很少向不熟悉的人推荐股票,因而笔者告诉陌生男子牛市是肯定的,而长虹能不能让他解套我实在说不清。在人家近乎乞求的口吻下,我只说,从长线看,家电类股票不如中石化、招商银行、西山煤电等所代表的板块更有投资价值。
其实,这位陌生朋友三个月下来还亏20%是正常不过的。第一,他是在5月中旬大盘冲到1660多点时入市的,而现在1600点的指数刨去中行的因素也就在1560点左右;第二,他买长虹亏20%,比盘跌幅多亏百分之十几,是因为买错了板块。上半年指数上涨近50%,涨幅巨大的主要是有色金属、军工、新能源、消费类及重组类股票,其他诸如媒炭、钢铁、电力、运输、汽车等大板块平均涨幅很小,有些个股还在下跌。他这样选错了时点,选错了板块的普通投资者在上半年亏损20%并不奇怪。
据一家上半年经纪业务收益排名靠前的中型券商对所辖16家具有代表性的营业部的统计,1月3日沪市开盘为1163点,6月30日沪市收盘为1672点,半年内大盘上涨43.7%.而这家券商10万元以上的客户中,净亏损的达17%;收益低于大盘涨幅,即收益在0-43.7%者为34%;收益在43.7-50%之间的为24%;收益在50%至100%者为20%;收益超过100%的占5%。同此可见,51%的投资者没有跑赢大盘,跑赢大盘64%以内者为44%,收益在大盘涨幅上下20%的估计为40%左右。但这是一家经纪业务比较出色的券商,整体上看赚钱少的比例还会更大。
看官您是在哪个赢亏区间呢?赢利超过100%者,肯定是介入有色金属、军工、新能源等爆发性上涨的板块,在“牛市重势“的理念指导下大获全胜;而那些亏损17%的人或赚得不足20%的则多数是没有转过“熊市重质”的思维,依然固守在市盈率虽低却滞涨的板块里,不知这市道已然转成牛市。
这种赢亏幅度加剧拉大的现象还说明这市场真真的已与以往不同。1996至1997年的大牛市,尽管“价值发现”理念主导下的绩优股均有数倍的涨幅,但整体市场基本上是呈“鸡犬升天”局面,闭着眼睛买股票,绝大多数股票都能让你获利丰厚;1999至2001年的大牛市 ,尽管“网络概念”膨胀出的“市梦率”理念使新经济类股票翻涨十倍,但整个市场的投资者绝没有亏损的,更不可能有整体17%亏损的局面。说明今日之市场还是大了许多,可选择的空间大了许多,由此,我们早就讨论过的股价分化问题日益突出出来。静态的看,有限的资金总会追逐有限的热点。齐涨齐跌的时代果真一去不复返了。
一位朋友在7月上旬判断大市走弱、题材股会暴跌,便出掉了市盈率100倍的中国卫星和市盈率50倍的山东黄金,换成了市盈率才12倍的中集集团和市盈率才9倍的武钢股份。一个月后,固然中国卫星下跌了12%,山东黄金下跌了40%;但中集集团和武钢股份这样的绩优股也下跌了30%和15%。就是说不齐涨却可能齐跌,这是否又是这轮牛市的新特点呢?
不赚钱的原因可能是一样的,赚钱的理由可能各有不同。大盘下调200点后趋于平稳,是否又将展开一轮上涨行情?即便短期内上涨动能不够充分,我们当务之急的反思却必须是如何从不赚钱到赚钱?如何从赚钱到继续赚钱?凭什么人家赚钱自己还亏钱?凭什么明明赚钱了在这轮调整中又损失30%?
做股票,实在是要不断自我拷问的智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