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收藏 |
我到达烟台,一出出站口就去买报纸。我买了一份当地日报和一份国家级报纸,均是当天也就是11月26日出版的,我很快就在上面分别读到了那条可怕的消息:《烟台发生特大海难》:
新华社11月25日电 山东XX轮船轮渡有限公司“大舜”号滚装船,11月24日晚因风大浪急,动力丧失,在烟台牟平姜格庄附近海域倾斜沉没。船上共有旅客船员302人,目前抢救生还22人。
这艘轮船是于今年5月份从某国购买来的,该船在此之前已在某国服役五年。11月24日13时30分它从烟台地方港出发开往大连,当行至东经37度53分处,风力达到10级,风浪越来越大,“大舜”号决定掉头返航,17时左右到达离港20海里处,轮船底部的60多部汽车因风浪大而发生碰撞摩擦引起火灾和爆炸。“大舜”号向有关方面发出求救,有关部门接警报后出动数十艘救援船只,但终因风大浪急,无法靠近。23时45分,已经进水的“大舜”号灯光熄灭,与岸上失去联系。这艘轮船在海上经历了10个小时的燃烧和漂泊后开始沉没,11月25日2时30分从海面上消失。
目前打捞遗体的工作正在进行,国家公安部已介入事故的调查中。
我把这条消息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目光呆滞。那个生还22人的数字使我说不上是喜是悲。李洁抒可能是这二十二分之一吗,这样的概率究竟是多少。我想知道,又怕知道,但最终还是打听着准备去烟台港救援局。看得出这是一个刚刚经历过风浪袭击的城市,海边公园里沉重的石凳被海浪冲出去几百米,有的公共汽车车门都被风浪掀掉了,只好敞着门在路上行驶。天气很冷,乌云像低垂的黑纱,空中渐渐飘起了雪花,一种哀悼的气氛弥漫在这个城市里。从救援局打听到幸存者所在的医院,我便又立即赶往医院。
坐在去医院的公交车上,我一遍遍地祈祷,我用我的意志来祈祷,缠绵的绝望和昂扬的期待交织在一起,我都感到头晕了。我在心里说:李洁抒你一定要还活着,我来看你,你可不能让我失望,我这么远赶来,是想看到你还活着,是想和你一起回学校,我知道你一定还活着,你是一个不轻易认输的人,我知道你会活着的,你看到我来一定非常高兴,你会喜出望外的,我们一起回去,我们楼上楼下地住着,平平安安地活着,老了一起进敬老院,活到八十七岁或者九十二岁再去死也不迟,是的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活到九十岁,最后不得已老死在床上,我们从今以后都不出远门了,坚决不再乘坐轮船,就是有人求着坐也不坐了,我们从此以后因噎废食,老老实实地呆在屋子里,光看书接电话就行了,我们那个城市位于一座大山脉脚下,像位于一棵古老大树延伸的结实的根系上,又是四面环山,据地质考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样我们不出门也不会因为地震而遇难,我们把遇上任何天灾人祸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限度,李洁抒你一定会活着的,你死了我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像你这样好的朋友了,李洁抒你一定会活着的,你不过是想让这个世界虚惊一场,然后再给大家一个惊喜,让这个世界更加意识到你的存在,更加重视你,把你放在心上,对吧?你一定是这样的,我们马上就要见面了,我知道你在医院里等着我,你大概也猜到了我会来,你此刻也许正在医院的窗前向外张望着,想看到我的身影,我见了你会高兴得哭起来,你也会哭起来,我们一定会为这样的幸存而抱头痛哭,李洁抒我的好朋友,你肯定在那二十二个人当中,我知道你会活着的,我马上就要下车了,汽车快到站了,我来看你了李洁抒……
医院院落里光秃秃的树枝看上去像铅笔素描一样,它们直指凄冷的云天,微微颤抖。医院长长的走廊于静谧之中隐含着不安,急匆匆的身影不断地从拐角处闪现或消失,来苏水味很大,那气味越发让人觉出生命的肃穆和千均一发来。我的四肢突然变得很重,既想进去又想逃开,步幅先是迈得很大,后来却迈得越来越小,最后终于算是走进了护士站。我在护士站打听海难幸存者在什么病房,有没有一个叫李洁抒的。一个小护士说,由于近来天气转冷,夜里海上气温太低,很多幸存者被救上来时,已经失去知觉,加之证件遗失,有的暂时无法确认其姓名和身份,如果想看就直接去急救病房吧。
我刚要去病房,那小护士又叫住我问,你找的人是男的女的?我说,是女的。
小护士说,幸存者中只有一个女的,就在这隔壁。
她说着往墙壁那边一指。
我再也挪不动步子了。一点点地靠到墙根,把大部分体重倚在一堵墙壁上,让那堵白绿相间的墙壁分担我的恐慌和虚弱。我这样呆了好久,才想起来问那小护士,请问,那个女的长什么模样?
小护士说,她就在隔壁,你去看看吧。
我的眼泪一颗一颗地滚下来。
我还是问那小护士,麻烦你,告诉人那个女的长什么模样?
小护士同情地看了我好久,开始描述隔壁病房那女人的样子。她说了一些特征,可是我都没怎么听清楚。
后来我又拦住一个要进那个病房的医生,问那房间里那个幸存下来的女人长什么模样。
医生很热情地说,你进来看吧。
然后把房门打开,招呼我让我和他一同进去。
我急忙喊着“不,不,我不进去。”,并且要背过身去,躲得老远。
他奇怪地看了我两眼。
我在那走廊里站着不动,一动不动,不想动,也动不了。
那医生出来后,我对他说,求求你,告诉我那个女人长什么模样吧。
他善解人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仔细地说起了那女人的体貌:长方脸,骨骼略大,微胖,皮肤颜色有点深,头发是短发……
看着我满脸茫然,他问我要不要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休息,我摇摇头说,谢谢了。
那个医生走过去了,我又拦住一个从那病房出来的有点上了年纪的大约是护士长的人,问那个幸存下来的女人长什么模样。
她说,是长方脸。
我说,没错。
她说,是中等个。
我就问,是不是1·58左右?
她说,眼睛不大,是细长的有点眯缝的。
我就说,你大概没有看仔细吧,眼睛挺大的,应该是杏仁形……
她诧异地望着我。我抱歉地替她解释道,也许是刚苏醒过来,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您没有看清楚。
她就顺着我回答,也许,我是没有看得太清楚。
我就这样问了很多人,一个劲地问下去……我除了问下去,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从走廊尽头传来可怕的男人的哭声,那哭声那么原始,让人想象人类最初和人类最后的情形。从两个自那边走过来的人对话上得知,那是一个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幸存者一边诉说轮船着遇难经过,一边在哭,他哭是因为后怕。
我在那个医院走廊里呆立了整整一个下午。我最终也没有走进护士站隔壁的病房去看看那个幸存下来的惟一的女人长什么模样,看看她是不是李洁抒。是的,我没有去看。我知道李洁抒不是游泳健将,她虽然在海边长大,但我也没听说过她会游泳,我倒听她说过上高中时有一次查体,她的臂力还不到4千克,她上街提一只西瓜回来,都要走一走歇一歇。
我揣着一个最坏的念头到海难办公室去。在认领尸体的地方,我知道了什么叫撕心裂肺。我恨不得自己变成聋子和瞎子。我没有找到李洁抒的遗体。办公室的人说,由于此次事故太大,风浪仍然继续,200多具尚未打捞上来的遗体,恐怕多数已没有希望了。
我不相信李洁抒已经死了,我就是不相信。因为没有在海难办公室发现她的遗体,这倒使我盲目乐观起来,出现了另外一种幻想,也许李洁抒被冲到另外的什么偏僻海岛上去了,被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渔村的渔民救起来了,现在正在别人家里静静地养伤。那个渔村由于过于狭小和封闭,看不到近期的报纸,由于海浪干扰,每年大部分时间都无法收看电视节目,所以一时不可能知道发生海难的事;李洁抒则由于身体受冻和精神受到惊吓,暂时失去了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无法说出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所以关于她还活着的消息就不能够迅速传出来。22个幸存者也许是不准确的,而应该是23个。
李洁抒怎么会死呢,怎么会呢?我没有见过比她更热爱生命的人。她在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上是一个渴望破坏掉一切规范的人,可是她在生活细节上却是小心翼翼的。她横过马路时那么小心,从来都不闯红灯,从来都不跨越护栏,从来都走人行道,我要是和她紧挽着胳膊一起过马路,她就会劝阻我,说这样走路万一让车撞了,一撞就撞俩,连个报警和救护的人都没有,分开一点来走,要是一个被撞,另一个还好好的,可以去报警或者拨打120。有一次李洁抒查出一个良性的卵巢囊肿,其实那不过是由于月经滞后而憋出来的一个卵泡,结果她跑着查了八个医院,做了八次B超,医生让她回去,说什么事情也没有,那东西会自然消失的,李洁抒不甘心,说总得开点什么药吃吃吧,医生说,你没病吃什么药,李洁抒还是不放心,跑到书店买了一大堆医学书籍回来钻研,逢人便讲她长瘤子了,她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也想着她肚子里那个瘤子,总觉得右边比左边要高出少许来。据说她从很小就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小时候在菊岩村,每当走过一个山岗,她都会指着山岗下面的悬崖对别人说上一句:“这里找不到妈妈了”,意思是说,如果从这里掉下去,就会摔死,那么从此就永远没有机会再见到自己的妈妈了。李洁抒坚决不吃过于白的馒头,怕里面有增白剂或者被硫磺熏过,她不吃早熟的水果,怕打过催熟剂,那都是些致癌物质,她下饭馆要带上自己的勺子和筷子,怕饭馆里的餐具不消毒,染上肝炎……我对她说,你会长寿的。她却说,那可不一定,我也许会自杀的,我看过一本心理测试的书,根据那本书上的分析,我应该属于自杀型的人——她又紧接着解释,自杀是很英勇的行为,跟天灾人祸和老死床塌相比,是人主动地选择了死神,而不是被动地让死神选择了自己,所以在自杀行为中,人是生命的主宰,是胜利者,生命奏响凯歌。想到这里我不禁黯然神伤,事到如今,对于李洁抒来说,是死神选择了她,还是她选择了死神?
我买了张返程车票。我从车窗向外看去,雪花还在飘洒,像弥撒曲。远处大海上的风浪还没有止息,像刀光剑影一样闪现在海面上,海面是灰色的,冰冷的。此时的大海是一个巨大的坟墓。我想,我的好朋友李洁抒,你现在究竟在哪里呢?
火车的铿锵和速度使我感觉自己还活着,活在1999年的冬天。我倒希望天气越来越冷,冷得足以把我的意识也冻僵,那样就无所谓快乐,无所谓悲伤了。
新华社11月25日电 山东XX轮船轮渡有限公司“大舜”号滚装船,11月24日晚因风大浪急,动力丧失,在烟台牟平姜格庄附近海域倾斜沉没。船上共有旅客船员302人,目前抢救生还22人。
这艘轮船是于今年5月份从某国购买来的,该船在此之前已在某国服役五年。11月24日13时30分它从烟台地方港出发开往大连,当行至东经37度53分处,风力达到10级,风浪越来越大,“大舜”号决定掉头返航,17时左右到达离港20海里处,轮船底部的60多部汽车因风浪大而发生碰撞摩擦引起火灾和爆炸。“大舜”号向有关方面发出求救,有关部门接警报后出动数十艘救援船只,但终因风大浪急,无法靠近。23时45分,已经进水的“大舜”号灯光熄灭,与岸上失去联系。这艘轮船在海上经历了10个小时的燃烧和漂泊后开始沉没,11月25日2时30分从海面上消失。
目前打捞遗体的工作正在进行,国家公安部已介入事故的调查中。
我把这条消息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目光呆滞。那个生还22人的数字使我说不上是喜是悲。李洁抒可能是这二十二分之一吗,这样的概率究竟是多少。我想知道,又怕知道,但最终还是打听着准备去烟台港救援局。看得出这是一个刚刚经历过风浪袭击的城市,海边公园里沉重的石凳被海浪冲出去几百米,有的公共汽车车门都被风浪掀掉了,只好敞着门在路上行驶。天气很冷,乌云像低垂的黑纱,空中渐渐飘起了雪花,一种哀悼的气氛弥漫在这个城市里。从救援局打听到幸存者所在的医院,我便又立即赶往医院。
坐在去医院的公交车上,我一遍遍地祈祷,我用我的意志来祈祷,缠绵的绝望和昂扬的期待交织在一起,我都感到头晕了。我在心里说:李洁抒你一定要还活着,我来看你,你可不能让我失望,我这么远赶来,是想看到你还活着,是想和你一起回学校,我知道你一定还活着,你是一个不轻易认输的人,我知道你会活着的,你看到我来一定非常高兴,你会喜出望外的,我们一起回去,我们楼上楼下地住着,平平安安地活着,老了一起进敬老院,活到八十七岁或者九十二岁再去死也不迟,是的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活到九十岁,最后不得已老死在床上,我们从今以后都不出远门了,坚决不再乘坐轮船,就是有人求着坐也不坐了,我们从此以后因噎废食,老老实实地呆在屋子里,光看书接电话就行了,我们那个城市位于一座大山脉脚下,像位于一棵古老大树延伸的结实的根系上,又是四面环山,据地质考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样我们不出门也不会因为地震而遇难,我们把遇上任何天灾人祸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限度,李洁抒你一定会活着的,你死了我在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像你这样好的朋友了,李洁抒你一定会活着的,你不过是想让这个世界虚惊一场,然后再给大家一个惊喜,让这个世界更加意识到你的存在,更加重视你,把你放在心上,对吧?你一定是这样的,我们马上就要见面了,我知道你在医院里等着我,你大概也猜到了我会来,你此刻也许正在医院的窗前向外张望着,想看到我的身影,我见了你会高兴得哭起来,你也会哭起来,我们一定会为这样的幸存而抱头痛哭,李洁抒我的好朋友,你肯定在那二十二个人当中,我知道你会活着的,我马上就要下车了,汽车快到站了,我来看你了李洁抒……
医院院落里光秃秃的树枝看上去像铅笔素描一样,它们直指凄冷的云天,微微颤抖。医院长长的走廊于静谧之中隐含着不安,急匆匆的身影不断地从拐角处闪现或消失,来苏水味很大,那气味越发让人觉出生命的肃穆和千均一发来。我的四肢突然变得很重,既想进去又想逃开,步幅先是迈得很大,后来却迈得越来越小,最后终于算是走进了护士站。我在护士站打听海难幸存者在什么病房,有没有一个叫李洁抒的。一个小护士说,由于近来天气转冷,夜里海上气温太低,很多幸存者被救上来时,已经失去知觉,加之证件遗失,有的暂时无法确认其姓名和身份,如果想看就直接去急救病房吧。
我刚要去病房,那小护士又叫住我问,你找的人是男的女的?我说,是女的。
小护士说,幸存者中只有一个女的,就在这隔壁。
她说着往墙壁那边一指。
我再也挪不动步子了。一点点地靠到墙根,把大部分体重倚在一堵墙壁上,让那堵白绿相间的墙壁分担我的恐慌和虚弱。我这样呆了好久,才想起来问那小护士,请问,那个女的长什么模样?
小护士说,她就在隔壁,你去看看吧。
我的眼泪一颗一颗地滚下来。
我还是问那小护士,麻烦你,告诉人那个女的长什么模样?
小护士同情地看了我好久,开始描述隔壁病房那女人的样子。她说了一些特征,可是我都没怎么听清楚。
后来我又拦住一个要进那个病房的医生,问那房间里那个幸存下来的女人长什么模样。
医生很热情地说,你进来看吧。
然后把房门打开,招呼我让我和他一同进去。
我急忙喊着“不,不,我不进去。”,并且要背过身去,躲得老远。
他奇怪地看了我两眼。
我在那走廊里站着不动,一动不动,不想动,也动不了。
那医生出来后,我对他说,求求你,告诉我那个女人长什么模样吧。
他善解人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仔细地说起了那女人的体貌:长方脸,骨骼略大,微胖,皮肤颜色有点深,头发是短发……
看着我满脸茫然,他问我要不要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休息,我摇摇头说,谢谢了。
那个医生走过去了,我又拦住一个从那病房出来的有点上了年纪的大约是护士长的人,问那个幸存下来的女人长什么模样。
她说,是长方脸。
我说,没错。
她说,是中等个。
我就问,是不是1·58左右?
她说,眼睛不大,是细长的有点眯缝的。
我就说,你大概没有看仔细吧,眼睛挺大的,应该是杏仁形……
她诧异地望着我。我抱歉地替她解释道,也许是刚苏醒过来,眼睛还没完全睁开,您没有看清楚。
她就顺着我回答,也许,我是没有看得太清楚。
我就这样问了很多人,一个劲地问下去……我除了问下去,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从走廊尽头传来可怕的男人的哭声,那哭声那么原始,让人想象人类最初和人类最后的情形。从两个自那边走过来的人对话上得知,那是一个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幸存者一边诉说轮船着遇难经过,一边在哭,他哭是因为后怕。
我在那个医院走廊里呆立了整整一个下午。我最终也没有走进护士站隔壁的病房去看看那个幸存下来的惟一的女人长什么模样,看看她是不是李洁抒。是的,我没有去看。我知道李洁抒不是游泳健将,她虽然在海边长大,但我也没听说过她会游泳,我倒听她说过上高中时有一次查体,她的臂力还不到4千克,她上街提一只西瓜回来,都要走一走歇一歇。
我揣着一个最坏的念头到海难办公室去。在认领尸体的地方,我知道了什么叫撕心裂肺。我恨不得自己变成聋子和瞎子。我没有找到李洁抒的遗体。办公室的人说,由于此次事故太大,风浪仍然继续,200多具尚未打捞上来的遗体,恐怕多数已没有希望了。
我不相信李洁抒已经死了,我就是不相信。因为没有在海难办公室发现她的遗体,这倒使我盲目乐观起来,出现了另外一种幻想,也许李洁抒被冲到另外的什么偏僻海岛上去了,被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渔村的渔民救起来了,现在正在别人家里静静地养伤。那个渔村由于过于狭小和封闭,看不到近期的报纸,由于海浪干扰,每年大部分时间都无法收看电视节目,所以一时不可能知道发生海难的事;李洁抒则由于身体受冻和精神受到惊吓,暂时失去了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无法说出自己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所以关于她还活着的消息就不能够迅速传出来。22个幸存者也许是不准确的,而应该是23个。
李洁抒怎么会死呢,怎么会呢?我没有见过比她更热爱生命的人。她在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上是一个渴望破坏掉一切规范的人,可是她在生活细节上却是小心翼翼的。她横过马路时那么小心,从来都不闯红灯,从来都不跨越护栏,从来都走人行道,我要是和她紧挽着胳膊一起过马路,她就会劝阻我,说这样走路万一让车撞了,一撞就撞俩,连个报警和救护的人都没有,分开一点来走,要是一个被撞,另一个还好好的,可以去报警或者拨打120。有一次李洁抒查出一个良性的卵巢囊肿,其实那不过是由于月经滞后而憋出来的一个卵泡,结果她跑着查了八个医院,做了八次B超,医生让她回去,说什么事情也没有,那东西会自然消失的,李洁抒不甘心,说总得开点什么药吃吃吧,医生说,你没病吃什么药,李洁抒还是不放心,跑到书店买了一大堆医学书籍回来钻研,逢人便讲她长瘤子了,她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也想着她肚子里那个瘤子,总觉得右边比左边要高出少许来。据说她从很小就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小时候在菊岩村,每当走过一个山岗,她都会指着山岗下面的悬崖对别人说上一句:“这里找不到妈妈了”,意思是说,如果从这里掉下去,就会摔死,那么从此就永远没有机会再见到自己的妈妈了。李洁抒坚决不吃过于白的馒头,怕里面有增白剂或者被硫磺熏过,她不吃早熟的水果,怕打过催熟剂,那都是些致癌物质,她下饭馆要带上自己的勺子和筷子,怕饭馆里的餐具不消毒,染上肝炎……我对她说,你会长寿的。她却说,那可不一定,我也许会自杀的,我看过一本心理测试的书,根据那本书上的分析,我应该属于自杀型的人——她又紧接着解释,自杀是很英勇的行为,跟天灾人祸和老死床塌相比,是人主动地选择了死神,而不是被动地让死神选择了自己,所以在自杀行为中,人是生命的主宰,是胜利者,生命奏响凯歌。想到这里我不禁黯然神伤,事到如今,对于李洁抒来说,是死神选择了她,还是她选择了死神?
我买了张返程车票。我从车窗向外看去,雪花还在飘洒,像弥撒曲。远处大海上的风浪还没有止息,像刀光剑影一样闪现在海面上,海面是灰色的,冰冷的。此时的大海是一个巨大的坟墓。我想,我的好朋友李洁抒,你现在究竟在哪里呢?
火车的铿锵和速度使我感觉自己还活着,活在1999年的冬天。我倒希望天气越来越冷,冷得足以把我的意识也冻僵,那样就无所谓快乐,无所谓悲伤了。
前一篇:[转帖]连载:幸福是有的(17)
后一篇:[转帖]连载:幸福是有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