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艺术品在伦敦卖不出价格
(2009-10-25 18:39:30)
标签:
中国古董伦敦拍卖宋瓷青铜杂谈 |
秋季伦敦的拍卖行很热火,上周四开始的亚洲周中国古代艺术品最突出,在不少地方展示着中国的古画,青铜和瓷器等,不久Christie’s Sotheby’s 和Bonhams都将拍卖中国古董。这是最集中的一次,也很可能是英国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售中国古代艺术品了。
11月5日将在Bonhams进行的一批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的拍卖,被看作是向“中国收藏”进行的告别仪式。1920年到1960年间,英国的中国古董收藏家曾经是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但是这些人或者已经过世,或者年事已高,家人不再收藏,因此大量中国古代艺术品集中出现在市场上。而且因为英国缺乏新一代中国古董收藏家,今后这些艺术品可能就会分散到世界各个地方去了。
1963年去世的Lord Cunliffe是英国名气最大的收藏家之一,这次拍卖的有大量是他的收藏,他的儿子Roger在图片册扉页上讲述了他的故事。老Cunliffe是二战飞行队长,回家时买了一件古董送弟弟,但是自己爱不释手,就留下了。此后他迷上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经常在各种古董店转悠,毫无目的,也没有什么历史概念,完全出于一时之好。
他喜欢的是古代青铜、8-17世纪的瓷器和好看的玉器。1945年7月16日,他在伦敦中国艺术品比较集中的Johon Sparks买到一个公元前12世纪的青铜蛊,花了240英镑,依照当时是不小的数额。一年后他又在那里看中一个更漂亮的青铜蛊,是商代的,标价250镑,他就又买了。他的收藏中还有一个公元前7世纪的青铜食器,两侧的雕刻非常独特,是1953年花300镑买得的。
Cunliffe的瓷器和玉器收藏也了得,但是2002年拍卖的时候,却买不出什么大的价格,其中最精美的是一个12世纪的瓷碗,上面有雅致的花雕,是Cunliffe1951年一月31日在Bluetts花350镑买的,结果被一个日本收藏家30550镑竞得,不到35万人民币吧。一些宋代的瓷器简直就没有人问津。一个型质都很好的钧窑瓷碗竟然只买了8225英镑的低价,10万人民币而已,买者是一个德国的收藏家。
为什么中国古代艺术品在伦敦卖不出好的价钱呢,报纸评论认为,一个原因是80年代大量的低价低质瓷器从中国流入伦敦市场,破坏了宋瓷的声誉,第二个原因是新一代英国的收藏家理解不了细腻和精美的中国瓷器和其他艺术品的深刻内涵。
同一天,一个完美的白釉北宋瓷瓶竟然只卖了1645英镑,而且是一个美国收藏家一时兴起卖走了的。那是Cunliffe1945年花35英镑买的,之后一直被视为珍品,长期的威尔士博物馆借展。
2002年只有两件珍品买到价钱,一个是墨绿色的釉玉雕,一匹斜靠着的马,栩栩如生,被国际著名的中国高端古董商Eskenazi以354000英镑的价格竞走,他一年后就买给了法国人。他还花904250英镑买了一个成化青花碗,。他很有把握能够马上出手。
Bonhams拍卖行的老总很遗憾地表示,英国已经没有像Cunliffe这样伟大的中国古董收藏家了,虽然伦敦的中国古董生意很热,估计有30位专门的经纪人,比欧洲和美国加起来还多,但是买家很少有英国人。
从现在到11月27日,在伦敦有不少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展示,包括Eskenazi的7幅宋代和明代的优秀画作,这些画都是早年就从市场上消逝了的。Marchant 要展示一些难得一见的明代瓷器。Cunliffe的一个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后8世纪的铜镜也在这批展品当中。Nader Rosti 画廊将展出大量古代玉器,里面有Philip Cardeiro 40年的玉器收藏。
我在想,在英国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应该是很多的,自从玛戈尔尼18世纪末到中国没有敲开通商的大门,之后英国的炮舰和商人一直以各种方式劫掠中国,其中私人的收藏必然也是很丰厚的。现在这样集中拍卖中国古董,对中国人也是一个机会。尽管其中很多东西很可能来路有问题,但是收藏家大多是市场上买来的,我们要想得到,也只能从市场上竞得。希望伦敦的秋季拍卖会上多一些中国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