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 第一天 肯尼亚之旅 2

标签:
肯尼亚内罗毕旅游 |
8月17日抵达内罗毕的时候是凌晨3点,乘坐的是埃航,虽然服务怠惰,空哥空姐都是笑容可掬。
我们一行7个人,H 和团上的其他成员大都先期抵达了,收到H的短信提示,出机场的时候不要接受帮助,这里举足要钱。我牢记教导,自己拖着行李出来,听到耳边一个中国人的声音:“你好。”一抬头,一位笑容满面的肯尼亚黑人向我走来,他披着红色的土布毯子,手中举着的牌子上赫然用工整的中文写着我的名字。
他看出来了我的惊讶,说:“我是阳光旅行社的,叫林勇,双木林,勇敢的勇。我是在中国学的中文。”真是如同他乡遇故知呀。
我跟上林勇走出来,从各种人的腿脚当中穿行,许多人在这里等转机,椅子很少,大家都坐在或者躺在地上,大部分是欧洲人。
林勇说,这个机场夜里航班最多,从欧洲出来的飞机大多凌晨抵达,然后有航班转向非洲的其他国家。
这真是不公平,在欧洲的机场很少有半夜起飞或者抵达的。
出来旅行,最重要的就是在机场能够顺利找到人,或者被人找到。我吸取上次去复活节岛不断丢行李的教训,这次轻装,没有托运行李,所以出机场很快,否则,据林勇说取行李需要等一个小时。
回到旅馆睡了两个小时,早餐后我们就上路了,从机场接上最后抵达的团员后,径直奔赴安塞波利国家公园。
肯尼亚是非洲发展比较好的国家,首都内罗毕两百多万人,城市的感觉有点像我们国家6-70年代。这个国家与英国的渊源很深,19世纪末页就成为英属殖民地的中转和贸易中心。内罗毕这个名字在马赛语是冷水的意思,在路上还有一个小城镇,名字是热水的意思。
从内罗毕到安波塞里的路不很好,车大部分时间都行进在正在修建的公路的辅路上,十分颠簸,尘土飞扬。修路由中国公司承担,路上经常看到中国领班。林勇说,中国人做事认真,修路速度快,质量也好,在肯尼亚名声不错。
肯尼亚是最近一些年开始重视与中国发展关系和向中国学习的,现任领导也认识到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肯尼亚到处可以看到修路的队伍。
行程将近4个小时,沿途经常路过一些小的村落,当地人摆上各种摊位,主要是卖当地出产的东西,橙子、洋葱、土豆等等。一些临时搭建的房子都是铁皮的,相当简陋。肯尼亚不富裕,但是也不觉得他们贫穷,人们生活得很快活。
我们的两辆越野车,这是一个休息点,也是木雕店
安波塞里公园的大门
安波干旱的草原
我们抵达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