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奥运鸟巢水立方建筑杂谈 |
鸟巢与水立方不仅是北京奥运会的地理标志,而且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象征,被认为将是天安门和长城之后,中国在世界上最知名的建筑。天安门和长城承载着中国历史的厚重,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面,人们也赋予它们了许多政治和人文的含意,在中国人心目中,鸟巢和水立方是无法取代它们的特殊地位的。但是,这两个新建筑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历史地标,必然要在中国的现代发展进程中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记得有一位澳洲的设计师朋友访问了北京回来谈感想,他参观故宫的时候,深深被中国古代建筑中所包含的政治哲学所震撼。他走遍了故宫的每一个角落,发现,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只要你不仰起面孔,几乎不可能看到前面人的上半身。他认识到,故宫的建筑把官本位深深地修筑在结构里面了,在这个巨大的王宫里面,没有人可以逾越自己的官阶和位置。唯有帝王是最终可以俯视的人。
在鸟巢和水立方里面,座位一阶比一阶高,观众是俯视的,票价最低的座位在场地的最高端。虽然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这两个建筑确实标志着中国现代建筑与封建王宫的决裂。鸟、水超现代的设计让中国这个处于前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实现了一个大的跨越,让人们可以从建设的开放和色彩中,体验到超越温饱的生活方式。让我最感触的是,每天十几万人进进出出两个场馆时的潇洒态度,没有拥挤、没有争抢,人们秩序井然。我想,这一定是社会繁荣的结果,是仓廪实之后的建立的荣辱观在起作用,当然,建筑的开放所形成的宽松通行方式和周到的服务也创造了一个不需要争抢的环境。
回到伦敦,人们问中国打算如何利用奥运场馆,尤其鸟巢和水立方? 悉尼和雅典的奥运场馆都成为城市的负担,因为它们距离市中心遥远,因为它们大而无当,也因为它们运营成本高昂。我还记得去访问悉尼奥运村看到的沉寂和萧条,除了偶尔的音乐会或者展销会,那些场馆基本上是空置的。
在中国,恐怕基本上不必担心有空置的地方,我们人口太多了。日本人均体育场馆是19平米,而中国只有2.2平米。目前那许多场馆的奥运会后使用早已经有了考虑和安排,虽然在冠名和费用等问题上还有许多争论和探讨,使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关心的是,希望它们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开放,真正地成为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
8月23日,火炬在北京燃烧的最后一天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