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罗马假日 |
达芬奇神秘的面纱
达芬奇的画作举世闻名,但是他自己更热衷的是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
我们在佛罗伦撒的时候,在乌菲兹(Uffizi Gallery)博物馆底层的“达芬奇研究成果展”刚刚开放,这里展出的是几十位学者和科学家多年对达芬奇的笔记、草图、设计方案和遗作进行数码研究取得的成果。虽然许多结论都是基于假设和推断,而且也不能说是解开了所有达芬奇之谜,但是,这些研究结果令人对达芬奇的聪明、多才和博学可以多几分了解和理解。
研究表明,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技条件下,达芬奇已经掌握了相当广泛的天文、光学、地理、几何构图、人体解剖等知识
达芬奇运用他的知识,给16世纪的绘画艺术带来了一场革命。他对几何结构的透彻认识使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构想任何角度的图案,他对人体和动物肢体的透彻了解使他可以毫无困难地驾驭任何动作的瞬间,他对光线色谱的透彻分析使他可以生动地描绘出人类最美的肌肤和面容。
以“最后的晚餐”为例,他作画是从人体到服饰,就好像他先描绘出了每个人肌体的形象,然后给他们穿上了衣服。修复壁画的专家在笔记中写到,他们在对每一层线条和颜色的研究中,不能不佩服达芬奇作画时由内到外的层次感和对人体和服饰的深刻理解和表现能力。
达芬奇不满足于艺术创造,他不间断地思考和创造,不停地尝试各种技巧,象一个永远不会衰老的孩子,玩不尽人间万物。他几近疯狂到居然能够反书文字,而且流畅自然,在展柜里,我们从镜子的反射中才看出来,他那些看似乱码的字迹实际上是有内容的。
达芬奇把所有的知识都融会贯通,跳跃运用自然。例如,他了解鸟的羽毛的每一个细节,因而,无论画在勇士的头盔上,还是王者的徽章上,都舒畅如花朵,真实如羽翼。不仅如此,他还根据鸟飞的特点,发明了绑上翅膀的飞人,后人按图索骥,做出来的器械背在人身上,居然还真能飞动一阵子。
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总是在不停地创造各种东西,一生乐此不疲,他的发明范围之广,用现在的标准看真的是神人一个。
在米兰的斯福尔扎城堡(II Castello Sforzesco)有他发明的机关枪,在米兰国家科技博物馆陈列着根据他的发明设计图纸制作的各种模型,包括水下船(潜水艇)、节柴烧制炉、挖泥机、活动船桥等等。
但是他早生了两个世纪,他的发明得到应用而且成功的很少,所以,尽管他对画作的投入远不如对发明创造那么全面,他还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在人类历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意大利的后人感叹道,如果当时有个有远见的明君,采纳了他的许多发明,意大利可能就有了第二次帝国的辉煌了。
有谁能相信,神人达芬奇并没有得到正规的高等教育。
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撒。在他出生的年代,欧洲的经济刚刚在苏醒,社会总体贫困,他家庭出身低微,没有机会深造,从小喜欢在山野间观察各种花鸟鱼虫、山川树木,这成为他日后超人观察力的源泉。
在佛罗伦撒乌菲兹博物馆的画廊里,可以找到达芬奇早期发展的足迹。
他很小就开始在画圣像的作坊里工作,这是批量生产各种宗教油画的地方,由小工画背景和边缘,师父画人物。达芬奇崭露头角是靠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时他16岁,在维罗奇欧(Verrocchio)的作坊给师父当下手,主要任务是画花草、山水。有一次达芬奇被允许在一幅大型画作的边上画两个小天使,尽管笔触仍然显得稚嫩,但是两个小人物的灵动和饱满,使画中的其他所有的大人物都黯然失色。正是这个小小的神来之笔,使维罗奇欧一眼看中,发现这小童非同一般,宣布从那一天起,作坊中所有人物的面部统统由小小的列昂纳多·达芬奇来画。
在乌菲兹博物馆可以看到这幅画,那两个小天使与画中的其他人物真好像属于两个世界。
这是达芬奇走向腾达的起点,他很快成名,绘画的订单不断,但是他从不应付,不会为了佣金而草率完工。乌菲兹有一幅他没有完成的画作草图,从中可以看出他对透视线条、布局和结构一丝不苟的反复研究和思考,正如他自己说的,每次作画都是在探索和试图解决新的问题。
在巴黎的卢浮宫,收藏着达芬奇的另一幅传世之作“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也是他数年的功夫之作,最终也没有完工,因而没有交给订画人,达芬奇把她带到了巴黎,留给了后人…..
围绕达芬奇有许许多多的猜测,对蒙娜丽莎这个人物也出现很多新的说法。可能因为这个微笑太迷人、太性感了,有人推测这是达芬奇的情人,但是也有人说达芬奇不会对女性有兴趣。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达芬奇的女性自画像,因为用电脑测试,达芬奇与蒙娜丽莎的五官比例完全一致,但是有研究表明,这是达芬奇测算出来的最标准的人类脸部比例。
看达芬奇的画,发现他总是在捕捉一个动态的瞬间。在“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个人物画像里,他抓住的仍然是那个回眸的瞬间,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微笑如此地夺人心魄,使人在看着蒙娜丽莎的时候,会产生期待她把嘴边的那句话说出来的强烈愿望。
不过,我也发现,达芬奇其他几副画中的人物,无论是神还是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几乎都长了同一幅面孔,至少是可以互相认兄妹的。他画中的女性总有那么几分坚实,而他画的男性,又显出几分柔气。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他的画作总是让人联想翩翩,引起许许多多的猜测,尤其对于现代的人,凡是总要探究个因果关系。
迷,这就是达芬奇的魅力所在,就像他的画,永远带着一个揭不开的面纱。也许这些迷都是后人设的,原本就没有谜底,正像达芬奇自己讲的,他认为,绘画就是一个科学的汇报,画家的任务是向人们报告自己科学认识的结果。(完)
达芬奇是怎样一个神奇的人物?“最后的晚餐”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磨难?达芬奇在画中表现的是什么?
请阅读系列博文:
寻找达芬奇的足迹
(1)“最后的晚餐”五百年宴席不散
寻找达芬奇的足迹
(2)
“最后的晚餐”500年动感依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