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学习笔记——教育、快乐及幸福

(2012-11-20 23:08:55)
标签:

教育

随笔

心理学

幸福

杂谈

分类: 成长日记

       http://s16/mw690/48d79e39xcef0fe2d84df&690

 

                      学习笔记——教育、快乐及幸福

                      http://s16/mw690/48d79e39x7b1818a9917f&690


 

秋冬交接之际,女儿的身体接二连三出问题,不知在学校餐厅吃了什么,突然又吐又泻,就近在社区医院输了几天液,请假回来休养了十来天,服了些中成药后渐渐好起来。谁知回校没两天女儿又开始吐泻,便自己请了假回家。难道是学校餐厅饮食不安全?抑或是孩子心理有了问题?做母亲的心里难免担忧、疑惑。

细问女儿说还有些同学出现类似情况,给校长打了电话,得知学校正对餐厅采取整改措施,略略放了些心。学校的伙食一直不尽人意,看来女儿的脾胃也需要继续调补。叮嘱孩子及时服药,注意尽量吃热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学会照顾好自己。

其实,做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何况女儿已届高三,复习会越来越紧,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如何帮助、陪伴孩子顺利、安然度过这紧张的考前阶段,是每一个应考学生家长面临的严峻问题。

 

自认为还算是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母亲,但时常感觉自己很缺乏相应的智慧和方法。当得知技术学院请来了北京著名教育专家郑委老师作专题报告会,便赶到了报告会场。

会场里座无虚席,听众多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初、高中的老师,再有就是对教育和心理学感兴趣的家长。讲座虽不到两小时,但掌声、笑声不断,人们都被博学幽默精彩的讲座所深深吸引。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许多教师、警察、医生的孩子不那么优秀,反而是没上过学的农民往往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孩子?

看看农民家长时常说的话吧:

“孩子,你爹妈没什么本事,一切靠自己吧。”——这无形中迫使孩子自立,树立起责任心。

“做事先做人,出去别害人。”——这便是最朴素的道德教育。

“大胆出去闯,实在不行,回来还有饭吃。”——这就是不求回报的爱。

再看看城里的大多数家长,为孩子包办了一切,只给了孩子许多要求、抱怨、不信任,只注重结果好不好,却没有关注孩子的内心,没有关心他累不累,结果助长了自私自利行为,孩子反而易出问题。

“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没有受教育的离智慧更远。”卢梭的话很令人震聋发聩。

教育不等于教学,知识不等同于文化。

农民虽无知识但有文化,所以教育出了优秀的孩子。

教育的本质即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德行和真爱。

无责任的孩子不能自立,无德行的孩子会危害社会,无爱的孩子心理会出问题。

 

责任就是份内的事尽力做,出了问题敢担当。

那些总爱说你我他,出了问题便找借口开脱自己的人所缺乏的,正是责任心。

爱心需要培养么?

爱心就是责任心,不需要培养。

男人有了责任就有爱,女人有了爱心就有责任心。

厚德载物。男人就该敢于担当,就像一架架勇敢冲锋的飞机。

上善若水。女人就当温柔善良,优雅美丽,就像一只只蝴蝶。

只是这个社会有太多蝴蝶样的飞机和飞机样的蝴蝶了。

家长们回应的笑声是在赞许郑老师的观点和形象比喻。

 

有德必有才吗?

现实中有才无德的人很多,有德无才的人却几乎没有。

因为德行就是内心自律,行为规范。缺少社会公德和内心自律的人就是缺德。

有德行也是不伤害,不妨碍,不做别人讨厌的事,偶尔做了也积极改正。

做事先做人。一个有自律的人,该做的事会努力去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自然也会有才。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你幸福吗?

郑老师在继续提问,许多家长哑口无声。

少数几个家长随口应着幸福,但那声音显得很有些轻飘虚浮。

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所有的痛苦都源于想得到却得不到。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们太看重结果,总以目标为导向,把成功当幸福,心态便总是不满足,又如何能幸福?

快乐是一种短暂的情绪,幸福是一种持久的状态。

但这个社会耽于及时享乐却远离幸福的人比比皆是。

为什么跳楼的往往是学习好的孩子?

学习好并不等于优秀。如果达到目标才快乐,对人生却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没有意义,便容易走上绝路。

而目标又何其多,时常处于压力焦虑状态,如何快乐?

只有那些既享受当下,又追求未来,有为无欲的人,才能享受幸福人生。

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一生幸福。

 

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有人生目标,积极向上。在此基础之上,有责任心、自信,德才兼备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那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集体,尊重师长、团结友爱,孝敬父母,积极向上的人也才称得上好人。

 

教育的方法是什么?

一个五岁男孩的爸爸要求他把字写漂亮,但是孩子怎么也写不好,最后爸爸打了孩子。于是这个孩子说了一句话:“世界上有三种笨鸟,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后飞的,一种是自己不飞,下了一个蛋让蛋飞的。”

一阵轰然的笑声过后,许多家长被这个真实的故事深深触动了。

我们许多做家长的不正是这样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对孩子往往是要求太多而帮助太少。

重智轻德的教育造成了孩子们出现各类心理问题。但心理学揭示只有有问题的父母,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即使不全是,家长也有责任帮助、陪伴、鼓励孩子们。

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

家长学习是为了改变、提高自己。只有当家长自身发生改变时,孩子才会适应家长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少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多评价。少些负向暗示,少用嘴多动脑,遇到问题认真找原因、想办法,努力学习从自然型父母转变为智慧型家长。

 

短短的报告会提纲挈领、言简意赅,仿佛一场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却涵盖了如此多的人生哲理和教育内涵,使人回味,令人深思......

匆匆整理学习笔记以自勉,也与朋友们分享。

 

 

 

          http://s1/mw690/48d79e39xcef0f4b35db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笔:日子
后一篇:感恩节的礼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