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杂谈图片文化情感 |
分类: 青春乐章 |
文 | 乐一狸
2021年7月1号,是永志难忘的一天。
当日天光未明,我和全国百万新闻工作者同步早起,踏着FM106.1轻快的整点报时,在晨雾中抵达真武庙街区的直播间。
当天热火烹油的新闻早班车,与总台100周年庆祝大会直播一道,拉开了神圣庄严的帷幕。
对媒体人来说,稿件敲下的第一个字符,话筒里震响的一道声波,屏幕上亮起的第一粒雪花,都是一次与信息的交锋,无论文字、语言或声画,都同步展示和记录着历史的脉搏。
此等庄严,日复一日,洗礼着大家的职业精神,汇集成众信成城、众口铄金的使命感。
只是这日,恰逢一个周期的收束。
百年风华,百年沧桑,我在忙碌的资讯稿件三审中,全程观看了天安门广场上这场百年一遇的盛况。
解放军仪仗大队迎风坚持40秒不眨眼、不流泪的毅力,令人由衷敬佩;
青少年代表在朝阳下对国家和时代的嘹亮誓言,让人澎湃折服。
此情此景,我不禁回想起影像资料中的开国大典,记忆深处伟人在城楼上仰望飞机喜极而笑的画面,忽然鲜活起来,并与现实交映。
我很庆幸,庆幸生活在今天的时代,能够见证各民族大团结的和睦。
同样感到庆幸的是,今天是一个媒体技术与传播业态高速发展的时代,通过5G+4K/8K+AI的直播信号,亿万普通人能通过通讯信号,在任意地点即时、同步观看这盛世的庆典。
从内容看,这场直播活动无论在流程编排、演出阵容,还是在置景舞美、镜头调度等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史诗级的震撼表演。
四个多小时的仪仗、发言、方阵,浓缩了这个国家现当代发展史的所有高光时刻,每一个环节,都是严丝合缝的衔接和精雕细琢的刻画。
身边早班的同事和我一样,在观看直播过程中,为自己身为这个时代的青年,感到无比骄傲和荣光。
大家在观礼过程中数次热泪盈眶,被这场完美糅合了艺术性与历史感的审美高度进阶的视觉盛宴所震撼、所折服。
整场直播的高光,是镜头画面切进蓝天,飞机被彩云推着,自东向西驶过广场上空。
而身处广场西延线的办公区,头顶隐隐传来轰鸣。
这时,所有人的新闻敏感,意识到即将发生什么,不约而同地放下手头工作,飞奔到室外,抬头寻找那隐藏在脑海深处的渴望。
现实的天空,已然晨光正好,轰鸣由远及近,上一秒还在直播屏幕大全景中的战机,已然近在百米开外的头顶。
大家或拿出手机,或行注目礼,见证这略显奇幻的历史与现实交汇的一幕:我们报道着的事件,此刻正在我们身边发生,而我们放下报道工作,却无缝融入这正发生的时代巨章的场域中。
短短几分钟,大家暂时忘却了不真实的奇幻感,像集体回到孩童时代,欢呼雀跃,手舞足蹈,腾空振臂,喜笑颜开。
而我很庆幸地,记录下铁翼划破长空,彩云聚轨成虹的历史性的一刻。充分发挥融媒记者的能动性,我将手机里的视频和图片即时发布云端,立刻被送上热门,获得天涯若比邻的潮水般点赞。
片刻的庆祝后,大家自觉收敛起雀跃心情,飞奔回工位,让短暂停摆的信息工厂再度运转起来。
窗外的天空恢复寂静,只剩下三色浓墨重彩的气云,以“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姿态,成为历史时刻的尾注。
2021年,是我从新闻院校毕业的第8年,也是我正式踏上新闻行业的纪元。
像一个姗姗来迟的狂热者,后知后觉地体会到编辑部畅谈纵横、激烈辩论、疯抢选题和炼字赶稿的日常。
在这里,我们叩醒黎明长空,追踪地球每一刻的光荣与溃败,一线感触人性反复和资本无常。
在病毒蔓延和各种意外的汹涌信息中,我们用幽默彼此安抚,也在这超级都会,印证心中久蛰难鸣的理想和尊严。
时光长流,浮云易散,每一条新闻资讯短暂的生命力,让世界化作扁平,所有人都有知晓时空任一变动的可能。
这个行业,就像这城市不息的纷攘站台,每个人身在其中,或创造或消费,搅动人海里如水的你我。
这一年,百年一遇,遇上的,都成就奇迹。
青年人,代代出新,新生的,书写新华章。
和我聊聊
2021年你最难忘的是哪个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