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声色万象 |
没有料到,一对山村老夫妇,成了2019年第一对感动大荧幕的国民CP。
许多在大城市漂泊的青年,每年只有春节假期,能够与父母和故乡短暂会面。故乡,在这些年轻人心中,已然面目模糊、摇摇欲坠。
豆瓣大神“饭叔”陆庆屹,耗时四年,用镜头记录下游子与故乡父母邂逅的四个春天。
观众走出影院惊呼:“本以为是沉闷文艺片,没想到这么暖!”“有这样的父母,每天都想过年啊!”
的确,片中陆运坤李桂贤夫妇(下文简称陆爸陆妈)的日常生活,为当代中国父母提供了极佳的养老范本。
究竟是什么,让这对老年夫妻成为青年人心中的“甜蜜爆款”和“银发超人”呢?
01. 互相欣赏,老有所爱
影片全部在贵州独山——导演的家中实景拍摄,主人公便是他的父母兄姐四人:
陆爸是退休物理教师,酷爱音乐;陆妈生性乐观,操持家中衣食起居。
陆姐姐是老三届高考生,到东北念书后即在那边安家;陆哥哥是11岁考入大学的神童学霸,在北京工作多年。
哥哥姐姐和陆庆屹一样,只在每年春节回乡探望父母,所以二老每年春节前,都会备足年货,等待孩子们归来。
镜头下的陆爸陆妈,哪怕在最忙碌的大年三十,都要在晚饭开工前娱乐一番:陆妈在厨房跳着舞罗列菜单,陆爸在自录乐曲中手书春联,子女们一到家,全家便歌声四起、琴瑟和鸣,羡煞四邻。
二老保持快乐的秘诀是:有自己终身热爱的事业。
强度得当的劳作和常年愉悦的心情,让古稀之年的二老始终保持着鹤发童颜,不知不觉间,他们已步入金婚纪念日。
陆家自90年代末,便有家庭录像的习惯。父亲的这一爱好,也影响了陆庆屹的一生。29年的漂泊过后,影像仍是他的武器和挚爱,最终诞生了这部名为春天的电影。
它如一缕春风,在导演家乡的山头、田间、林梢、池畔和从小生长的楼顶院落抚过,每到一处,都定格下父母勤劳恩爱的足迹:
老两口是遗世歌舞的文艺老人,用娱乐心态对抗命运悲辛,将几十年如一日的相守化作自身的矫健与沉静。
02. 淡看生死,顺其自然
陆家堂屋上有只老燕窝,每年都有一批春燕来此寄居。多年来,陆爸始终对这些不速之客关怀备至,燕子来了,便想起即将归巢的儿女,言语间有掩不住的欢喜。
孩子们离家后,二老便常常翻看影集,从旧照片中追索明明灭灭的记忆。好多故人都不在了,远方也有高龄亲朋病危,他们站在时间的罅隙窥视生命,用力将呼吸拉长到极致。
电影中有一家人的丰收、迎客、欢聚,也镌刻下人们避之不及的疾病和死亡。
第二个春天,陆爸开始生病。过年时,二老坚持写春联、熏腊味、炸扣肉,制作几十罐子家乡卤菜给孩子们带回北京,父母用行动教育孩子们居安思危、不忘家传、保持自力更生的能力。
在中国,许多父母后半生的光阴,几乎全部扑在子女身上,为孩子们的房、车、娃操碎了心。
但陆家父母从不以世俗标准要求子女,不干涉孩子在外的事业,也不逼迫两个儿子结婚。
陆妈赶在眼花手抖前,连夜踩缝纫机,给未婚的小儿子备下孙儿的虎头鞋,却也本着“娃儿个人开心最重要”的原则,尊重孩子的生活选择。
这份宽容和体谅,让陆家三姐弟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追求恣意人生。就算走得再远,故乡总有一个温馨的家在等待、接纳着他们。这也是父母和睦的原生家庭,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比起每日共处一室的矛盾龃龉,恰好的距离,反而增进了亲子间彼此思念的张力。
父母有自己的追求,便不会一味地催婚、想抱孙子。这样,老人的时间和空间也得以松绑,能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事情中,体会老当益壮的快乐。
陆爸定下一个小目标:每天为家里做一件事情。于是他开始学习网购,在天井和屋顶阳台添置电器、修缮家具、养蜂养鱼,三层民居一步步蜕变成二老的浪漫田园。
四个春天,在数字上对应着一家四口的生活态度:达观、热忱、和煦、浪漫。光阴渐进,汇入生命河流,唱罢一曲,便努力活至百岁。这悠长的期冀,便是一家人全数的浪漫与英雄梦想。
上一辈人的故事,多是以穷困开头,经过风雨交加的半生,虽有遗憾,总算向生活呈上了茂密殷实的答卷。步履间,惊喜有时,毁坏有时,岁月终被音乐织成抒情诗,在恩爱如初的交杯中一饮而尽。
有家如斯,我日日企盼归巢;
有父母如斯,我不再害怕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