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里,谁不是一边沉默舔伤,一边叛逆荒唐?

(2018-12-10 10:41:23)
分类: 声色万象
青春里,谁不是一边沉默舔伤,一边叛逆荒唐?


文 | 乐一狸


可能每个人的中学时代,都有过这样一个女同学:沉默、清瘦、微微含胸,总爱穿校服、扎马尾、偷偷发呆,清秀面庞上,有双倔强明亮的眼眸。

这个女孩在故事中,叫李玩。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平时最好的伙伴,是一条叫“爱因斯坦”的狗。

原本李玩的世界里,只有她喜爱的物理课、书本中的平行宇宙和天文小组,所以她给狗取名“爱因斯坦”。

最初她是讨厌“爱因斯坦”的,狗狗不离不弃的陪伴,让李玩告别了现实世界的孤单。


 01 


即将中考的李玩,在选兴趣小组时,与老师发生了冲突:

李玩想报物理小组,老师希望她选英语小组,弥补偏科,并且英语演讲比赛获得名次后,有保送高中的机会。


青春里,谁不是一边沉默舔伤,一边叛逆荒唐?


成年人的世界,不问喜好,只看利弊

父亲强行给李玩改了报名表,把她硬推到英语演讲比赛现场。台上的李玩既无基础也无决心,紧张到忘词,羞臊得临阵脱逃。

比赛的失误,让原本对英语不擅长的李玩,加深了对这门课的厌恶。

李玩的父亲和许多中国家长一样,在外拼命忙事业,只能用大人的价值判断哄孩子,帮子女做一个个“有利”的选择,他们只看前途,并不关注孩子真实的兴趣和人生目标。
 
在成长道路上,孩子被大人强加了许多“兴趣”和“特长”,长辈们的虚荣和升学评奖等短期利益,剥夺了孩子们表达真我的机会

所以像李玩这类背负着父母选择的孩子,在生活中可能对喜欢的事说不喜欢,对厌恶的事又表现出机械性的趋之若鹜。

这种本我与自我的对立和分裂,实质上是孩子在心智尚未健全时,对成人世界价值观的“自虐式反抗”。


青春里,谁不是一边沉默舔伤,一边叛逆荒唐?


 02 


家庭关爱的缺失,让李玩陷入一个封闭式的摇滚世界,偶尔的出离,是因为“爱因斯坦”的陪伴:唯有小狗不会干涉她的意志,也耐心倾听她的心声。

“爱因斯坦”是女孩渴望在平行宇宙中获得对话的寄托,也是现实中的精神伙伴。

爷爷买菜时把狗弄丢,让李玩痛入疯魔。大人犯错后,第一时间为自己找借口,并未向李玩道出实情。这是许多中国家长的写照,总以为孩子一无所知,用自作聪明的冠冕说辞搪塞事实。

孩子的悲剧,很大程度来自上一辈人

李玩的爷爷和父亲,代表着“老一辈”的观念:在家中,只认长幼尊卑,长辈必须时刻端着架子,决不向晚辈认错。想让大人承认错误,除非你是比他更“大”的人。

此举的结果,要么是加深两代人的误会,要么就是用另一个谎言掩盖先前的错误。


青春里,谁不是一边沉默舔伤,一边叛逆荒唐?


于是,继母买来另一只狗,冒充“爱因斯坦”。

面对两只截然不同的狗,李玩生气反问道“难道这就是你们对待错误的方式吗?”可全家人都咬定,新买的狗就是原来的“爱因斯坦”。

李玩拒绝大人的欺哄,却遭爷爷怒骂。大人们以为孩子要的只是一只狗,却不明白原来那只狗在李玩心中,有着不同一般的情感意义:他们只想安抚孩子的情绪,求得表面的平和,却未关注孩子内在的渴求

大人们常常用一个错误,遮蔽上一个错误,在“错误”的滚雪球中,产生了新的伤害。故事中爷爷找狗扭脚、奶奶寻人迷路的罪责,也一并算在了李玩头上。

这让孩子在家庭矛盾中,永远处于“过错方”。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于自我否定,也难以找到认知世界的正确出路。


青春里,谁不是一边沉默舔伤,一边叛逆荒唐?


 03 


李玩的堂姐,是个更早进入成熟期的女孩。她利用补习时间跟校草早恋,穿性感内衣讨男友欢心。

堂姐并不像李玩那样,认为恋爱就是要真爱一个人,她只是俘获了全班女生都爱慕的男孩,用恋爱满足虚荣心。

青春期的孩子,总是盲目地认为,自己总该喜欢上谁,才能获得存在感。所以李玩,也理所当然地对男孩动了感情,甚至背着堂姐跟男孩泡吧喝酒。

早熟的堂姐,懂得帮长辈粉饰太平。狗丢后,她找借口自我麻痹,敷衍李玩说狗会自己找回家;她也在全家人指鹿为马时,配合长辈们演出。为了零用钱,她早早学会察言观色,甚至比大人演得更加用力

许多孩子像李玩堂姐那样,在揣摩大人的情绪中,渐渐失却了是非观。

中国式家长,喜欢拿长大、懂事、体谅长辈等说辞敷衍子女、避谈过失。

可孩子在显而易见的是非面前,被最亲近的家人欺哄,便激生出强烈的孤立感,始终对家庭、社会心存怀疑


青春里,谁不是一边沉默舔伤,一边叛逆荒唐?


 04 


李玩父亲再婚,继母生了个男孩。爷爷给孩子郑重取名,遇到任何矛盾,全家人都无条件偏袒弟弟,这是中国女孩普遍面临的重男轻女问题。

就连李玩这个名字,都是长辈们的随便起的,像一句玩笑,更暗含着“玩物”“玩具”的内涵:她必须像木偶一样精致体面、亦步亦趋,才符合大人想要的顺从和面子

电影中,说谎似乎是成年人的必备技能,为着利益、为了绕开现实的不完美、为求人场上的“面子”……大人们几乎每日说谎,违背本愿,去迎合外界的认可。

李玩跟男同学在酒吧喝酒,遭父亲毒打,被训斥为“堕落无耻”;但在父亲应酬的酒局上,她为父亲挡酒,就被全桌人夸赞孝顺、大方、懂事。


青春里,谁不是一边沉默舔伤,一边叛逆荒唐?


当李玩端起酒杯,替父亲讨好生意伙伴时,当她在失狗后开始吃狗肉火锅时,就代表她长大了,乃至成为了自己从前讨厌的那种人。

父女独处时,父亲终于道出内心苦楚,李玩也终于明白,自己的岁月静好和任性妄为,都是父亲在默默背负着生存的重压。说到动情处,父亲仍用手捂住女儿视线,不愿表露一个成熟男人的脆弱。

其实父亲也跟自己一样,在爷爷的“强势”教育下,变成了八面玲珑的大人。

这样的和解,并不是坦诚沟通的开始,更像是亲子隔阂的轮回:

我们这代人,大多在长辈的情感压抑与克制表达中,渐渐学会了沉默。这沉默潜藏在中国家庭的基因中,世世代代传递着长幼间的疏离与误读。但他们始终相信,终有一天,只要孩子长大了,就会懂得为人父母的愁苦。


青春里,谁不是一边沉默舔伤,一边叛逆荒唐?


人生的路,再苦都是风景,哪怕过站,终将释怀。

青春里,谁不是一边沉默舔伤,一边叛逆荒唐地长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