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青春乐章 |
没有一个时代能像今天一样,密集遇上大繁荣和大萧条。不安的人类彷徨无措,狂欢中麻木、激愤后平淡,种种表征不知能否用“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来概括。
每天的专家言论铺天盖地,渲染着慎人的国际威胁;网路上流言四起,各方力量自执一词,用实际行动上演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这使我常常有种抽离梦境的恍惚:偌大的教室摆满了簇拥着的澎湃灵魂,在风雨无阻的学海、在方兴未艾的书山,日夜高唱动人赞歌。
你方唱罢我登场,以多元的表达和最为繁复抽象的叙述、以最多层面和高度提炼的视域、以尽可能最全面也最特别的角度、以最抽象也最普遍的论证、以最历史也最全球的观点、以最客观也最深奥的认知……来回推荡着一颗颗求知的雄心,在真理与真理间忖度思辨、在哲学与学科间批判融合。
有人关心我现阶段的人生主弦是什么,我回答:读研。人再问我读研的感受有没有什么特别,我回答:这是一个痴迷又疯狂的经验。
把自己关在这与世隔绝的校园,听英雄前人的激辩、悟未来定义的本源。有些时被重合理论推进,又经常被互逆的斥力稽迟,也许有生之年也无从定论,但做研究不就是一个不断建立又推倒、重整又完善的循环么?往往一整天的博弈和深究,都无从回归最原始的定义,但从那些模糊的看似暂时正确的定义出发,又能辐射出属于自我关于真理意义的形状,如此往复,最终形成个人化的新标杆和新见解。
当然,抛开学术我更迈出了人生最为关键的一步:成熟。之前的弯路和挫折注定要激发我迅速又立体地完善独立的人格和态度。自信、勇敢、坚毅、果断,还有那灵动的幽默感,这些在我之前的人生当中似乎永无交集的形容词一次次被实践后写入我的个人总结。阅历是需要刺激的,刺激过后的转变幅度与那刺激的力度和准确度密不可分。不甚言谢,我已被自身的飞跃带着狂奔了好远。
我大方应对各类人物、我小心穿梭各种场合、我不失时机制造舞台、我把握分寸迎合规则。我不想说我有多么史无前例地欣赏自己,我也不去夸耀这时代的先进,幸福从来都是守恒的,它存在于你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你眼中的镜像是全部拟态环境的世界图景,虚与实靠经验去思量,执拗不应成为我应对强权独裁的武器,时代巨人也非唯一的崇拜先驱。进与退、是与非交揉并存在同一个场,关键是,你有没有那个广度去拓宽包容善纳的见识、以及守卫那份冲破桎梏的潇洒。作为一名以思考为角色定位的文化人,或者未来的意识形态领域产业从业者,我需用无以复加的信念和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去完成个人风格的转型。
在更加淡定地迈入行业之前,我也需为自己的社会化过度做好准备。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不得不提前走上实践与工作岗位,为了日后的搏击潜伏,累积能量培养气度。
虽然我曾自嘲:“用怜悯之心阅读,用悲愤之情写作,用谦卑之心静候,用感恩之情自省。黎小粉,你的高傲与仁慈,注定今生就是个文化民工!”但谁又能预言,若我压缩这三年的狂妄,假以玲珑通达的月光,就不能在黑夜生发奇迹之麦芒?暂别是为了更早地到达,涉世或能助我踏上云端出世之轻舟。那么这得失间的牺牲和操劳,这黑白交替的忙碌纪事,会不会成为我下一次纵跨的理想契机?
我们和他们,同时长大。当别人开始早出晚归地为现实奔波,我们高声漫谈诗意与理想;当别人劳形于相亲婚嫁,我们滋润得体地拥抱着书本;当别人奢望工作尽头有假日,我们兴叹学养道路之闲适;当别人望眼欲穿寻一个确切的未来,我们偶尔彻夜分享欢乐的点滴过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早在开始的时候就已注定,我们过得更自在总有我们拿捏的过人之处。
但生活从来都不属于弱者,从生存上升到生活,从屈服转为主宰,取向就是你生命线的全部要义。
——是为读研初期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