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春运和家

(2010-02-08 14:47:18)
标签:

杂谈

     “从今晚开始到周五,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其中,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和山东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雪,这将对节前春运高峰带来不利影响。”

     这只是一条引子,也是我这篇文章的开头。昨天和MFA同学以及老师聚餐 ,“新闻调查”“面对面”著名主持人古兵大哥原计划周三下午开车回家,但在我的建议之下,改变计划行程,明天一早出发。这至少证明了一点,央视最具深度的调查节目——“新闻调查”的主持人对于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是不用调查的,质疑式的提问也没有出现,充分证明了天气预报的可信度。   

     “新闻调查”的主持人调查了天气改变了行程。可是这次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势必影响到其他人的归家之路。由于今年我会值班到初六才回家,因此我又一次错开了春运的高峰,已经好几年没有大年三十回家过年了,因此我已经渐渐失去了春运的感觉,或者说我已把自己从春运回家潮的人群中划去,春运似乎也渐渐和我没了关系。因此当我播报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并没有那种切身的,深刻的,急迫的感受。

     这几天无数的朋友发来短信,打来电话询问天气情况,其急迫程度让我惊讶。但回过头来一想,是啊,他们可得在除夕前夜赶回家团圆阿,要因为天气误了飞机,火车那家里人可得难受死。

     追溯自己的深刻春运记忆,还得回到大一,那是第一年远离家乡到北京上学,归家心切到极点。接踵摩肩的排了几个小时队终于买到了北京到重庆的普快硬座票。算一算,得坐上30多个小时阿。可是能买到早一天的票就可以早一天回家,坐30个的火车算个啥。可是当我和一个重庆老乡校友,也就是前段时间刚刚在釜山电影节上拿到学生导演金奖的黎志同学一上车才发现情况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当我们的座位周围横七竖八的坐着,躺着若干人等的时候,那一夜就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用餐巾纸塞耳朵,用毛巾档眼睛,但是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30多个小时,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合着眼,但是眼前仿佛还是无数光影在飞,耳畔轰隆,嗡嗡,噼啪各色声音俱全,鼻子里各种味道乱窜。那一夜,我第一次明白了“春运”两个字。

     那一夜遭遇让父亲在今后的几年春节,不管飞机票再贵都会让我飞回家从而免受火车之苦。这样,我也就渐渐忘了春运的滋味。

     工作了上班了,节目越来越多,所以每逢春节父母总是谅解地说,“没事,以节目为重,年轻人多值班没关系,节后再回家来也一样,要不然我们来北京也行。”就这样,一年,一年,一年,我对于春运也就渐渐麻木,对于除夕,对于春节也就渐渐没有了强烈的感觉。因此当我在播报开头那一段消息的时候竟然如此之平静,仿佛自己已经体会不到那些归心似箭在外打拼游子的心情,也仿佛找不回大一时候那个恋家心切的自己。

     难道这就是每一个人必将经历的过程?那个远方的家乡,家,就这样慢慢的在变得模糊?工作成为了借口,还是理由?

    当昨天一位朋友淡淡的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嗨,凑那个时间去受那份罪干嘛,多挤阿,三十过了再回去呗。”在这个时候,我突然从心底里对说话的人产生了一种厌恶,这种厌恶更是对我自己。当我们一年一年又一年以工作为理由,让大年三十远方的家中一次又一次少了自己的时候,我们也在渐渐的丢失着传统,丢失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那份对于家的尊重。

    猛然间觉得那些拼死拼活都要趴火车,挤汽车,甚至关店丢工作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朋友们是多么值得尊重!

    年轻在外的我们,拼搏,奋斗,吃苦,耐劳,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拼命赶路。赶路,却不要离家越来越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语塞
后一篇:给各位拜年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