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年10月10日

(2006-09-15 12:04:37)
标签:

曲刚

英语

英语阅读

……上接“这才叫真正的英语精读(1)”

 

第五步:听音记忆

掌握了文章的慢速精准的发音后,就具备了语音记忆的基础,就应该马上对这篇英语进行反复听,使这段英语在大脑中产生“声音记忆”。

 

第六步:背诵、默写、反述

经过前面五步的练习后,应该说学习者对一段英语已经彻底地熟悉和清楚了。但深挖的过程仍没停止。仅看懂了别人演戏还不能算是学会了演戏,只有自己亲自反复演戏才能最终学会演戏。背诵、默写、反述,就是看完了别人演戏后自己演戏的过程。其中背诵是一种快速的复习,默写是一种精确复习和单词记忆练习,而反述就是最重要的克服假读干扰、演练英语和吸收所见所学英语的最终办法。反述的环节很重要,其意义解释如下:

 “假读”,这个现象是学外语的大敌,它会造成英语阅读难以吸收,长期阅读没有进步。请大家做一个试验,请你找一篇简单的英语文章,找旁边的一个人(比如你的同学)来让他阅读,等他读完了后把书合上,你先问问他读懂了没有,如果他说读懂了,你就让他用汉语把文章的内容讲一讲,你会发现他讲得头头是道,等他讲完了汉语后,你突然地问他:“你能不能用英语把你刚才读过的文章讲一讲,哪怕讲得很简单?”这时侯你就会发现他哑口无言,基本讲不出来,甚至连文章中最主要的单词和最重要的句子都讲不出来。这种读完了一篇英语文章后在大脑里英语印象全无的阅读结果就是“假读”。假读造成你读过的英语文章根本没进入大脑,读来读去仅是在吸收汉语,英语根本就没进入大脑。为什么读完了一篇英语文章后在大脑里会印象全无呢?这又是由“母语转移现象”造成的。我们的大脑在阅读外语时有一个顽固的习惯,就是顽固地把一切读进来的英语单词都统统转化成汉语来理解和记忆,并且达到了顽固不化的程度。当我们读一篇英语文章时,几乎在读完每个英语单词的同时就把他们都转换成了汉语,然后用汉语判断和记住这句话的意思,而对这句话中的英语符号本身却没有什么理会,更没有什么深刻印象,因此便出现了“看英语、读汉语”的假读。“母语转移现象”是由大脑中汉语和英语严重的不平衡造成的,中国人的脑子里汉语十分地发达,汉语的年龄与人的年龄一样长,它是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像一棵大树一样把大脑占据得非常牢固,控制着我们的大脑对外界的认识和反映。只要我们的眼睛、耳朵获取了一丁点语言符号信息,我们的大脑就会毫不犹豫地立刻把它们“抢过来”,转化成汉语来接收。这种强大的不可抗拒的母语转换力量造成了外语学习的巨大困难,使外语读来读去根本进不到你的脑子里。

假读造成中国人把英语转换成汉语来理解,而不是练习真正的英语直接阅读能力,英语初学者由于水平尚低还感觉不出假读的存在,假读可以帮助他们熟悉英语单词,并且即使是拐了弯的英语阅读能力也可以让初学者感到很大进步,但达到中等阅读水平时就会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长期阅读而停滞不前的令人不解的现象,让学习者既苦恼万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怎样克服“母语转移现象”造成的“假读”呢?曲刚老师告诉你主要的办法就是用“反述”的方法来述说读过的文章,来克制母语转移,以实现对读过文章的强化印象刺激和吸收。每当你读完一篇文章后,别急着把文章翻过去,趁着对刚才读过的英语还有点印象赶快用自己的英语把刚才读过文章讲一讲,讲文章的大意,讲故事情节,讲文章的观点…… 讲什么都行,一开始会很难,几乎什么都记不住,什么都讲不出来,不要紧,把文章再打开看一看,然后合上文章后再努力去讲,还讲不出来就再打开文章看看后再努力去讲…… 一点一点地,一遍一遍地,直到能讲出点东西,直到能大概讲解,直到能长篇大论,直到能滔滔不绝。这样做了之后,你就会发现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原来这么不容易,我们的大脑里,汉语对英语有这么大的排斥,不用口语来加强英语的刺激,英语几乎难以进入大脑。学英语的过程,就是用口语和大脑里的汉语做斗争的过程,让汉语给英语让路,让英语进入大脑。因此学会母语者可以不开口讲话,不善言辞的人也有可能当个作家,而学外语的人必须口语很好,因为口语是使外语信号不被转移并且进入大脑的唯一通道,是使外语信号在大脑中生根的唯一方法。

以上用口语来提高阅读水平并同时提高口语、听力、乃至整个英语水平的方法,叫“反述式英语学习法”。

 

经过以上的6步练习,曲刚老师可以说你对一篇英语文章就达到了通通透透的学习效果,做到了掰开了、揉碎了、消化了、吸收了,读一篇,胜百篇,提高英语,指日可待。愿快步英语的“语法大表阅读法(黄金6步阅读法)”助你在学英语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祝你早日踏上快步英语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