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快报
新快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49
  • 关注人气:1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即时新闻出错不可原谅

(2009-08-11 00:10:37)
标签:

即时新闻

劫机事件

比赛结果

时效性

新闻事实

吉尔吉斯斯坦

杂谈

    新华社8月9日晚上11点多在英文版发布了一条一句话的消息,这个消息的内容是《新华社急电:新疆发生劫机事件。》不过这条错误的消息很快便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阿富汗一架飞机被恐吓机上有炸弹,乌鲁木齐机场拒绝其降落。最奇怪的事情是,CNN随后发布的新闻透露了更多信息,首先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确认飞机上没有炸弹,也没有被劫机。阿富汗卡姆航空公司总裁扎莫莱·卡姆加尔说,这是从喀布尔飞往乌鲁木齐的首航班机,但飞机在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上空的时候,却被拒绝使用该国领空。
    很可惜,新华社的消息中并未提及被吉尔吉斯斯坦拒绝使用该国领空,我们且不去理会这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但光是从即时新闻的角度来看,新闻事实一再出错,这已经是不可原谅的。想想此前国内几大门户网站为了在奥运期间抢即时的赛事结果消息,中国金银铜牌数,不惜在比赛结束之前,预测比赛结果,并且利用弹窗等手段以抢夺读者眼球,幸好当时预测都比较准,没闹出什么笑话。不过之前新浪就因为女排比赛结果抢报闹过一次笑话。这种抢第一时间导致出错的事情,对于媒体本身的公信力来讲是一种伤害,有条件的媒体可以抢更快的即时,遍布世界各地的记者网络,在现场、在当事人身边,第一时间求证最可靠的消息来源,这些都需要高额的费用支持,但即便如此,也很难保障消息在抢第一点的同时不会出错。
    在时效性与准确性这两者当中,媒体犹如走在一条平衡木上。8月8日杭州日报网站的一条车辆拒查逃逸的消息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我们有微博、手机、图片、视频等等最便捷和普及的手段,但照样不可能100%的保证不出错。关于新闻在什么时候出错wangpei在博客里有记录。
    时效性肯定是要抢的,否则就不叫新闻,哪个媒体都不希望炒别人的冷饭。但是媒体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新闻职业道德的问题,给出一条假消息的后果与晚报一条确实消息的代价,想必这笔帐媒体自己能算清楚。此外,劫机事件这类题材重大的新闻内容,和杭州一辆拒查逃逸的汽车这样的消息比起来,其重要性完全不是一个量级,难道不值得对消息的可靠性做更进一步的求证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