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音乐挑歌差强人意

标签:
互联网谷歌按键算法节奏it |
谷歌要搞音乐搜索,这个消息其实在2月就已经知道了。但看到实际产品,还是让我有些惊奇。原本以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功能设定,竟然加入了一些人性化的选歌功能。那些依靠编辑能力外加一些算法建立的专题没有什么值得惊奇,唯一的亮点落在了“挑歌”这个新颖的功能上。
(很难接受的事实是,后来这样的歌曲竟然属于强烈,而后didadi这首歌在往右拉动按键的时候出现了三次,海阔天空同时出现在按键拉动到左边和右边的时候,太难以理解了)
这个“挑歌”应用提供给用户可选的功能包括了节奏、声调、音色、年代、歌手、流派、语言。初体验的结果,先说节奏吧,分为了舒缓和强烈,这种描述与之前听得比较多的节奏快慢的说法有点不太一样,暂且将其理解为“舒缓=慢”、“强烈=快”吧,拖动按键想强烈一端,发现提供的结果很让人意外。首先是这个强烈的定义非常不符合我个人的定义,此外,本来预想之中拖动按键多一些或少一些将可以区分不同强烈程度的歌曲,其实也无太多改变。这让我对这个功能的内部算法充满了疑惑。
(很难接受的事实是,后来这样的歌曲竟然属于强烈,而后didadi这首歌在往右拉动按键的时候出现了三次,海阔天空同时出现在按键拉动到左边和右边的时候,太难以理解了)
其实谷歌希望以纯技术的方式来解决用户个性化选歌的需求,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探索。起码从目前国内或者国外所提供的音乐免费试听网站上看,还没有一家能跳出文字检索+2.0的方式提供结果。个人认为,音乐欣赏本身是个非常感性和个性化的艺术产品,要用纯粹的算法来模拟量度这种感性非常强的艺术产品,其难度大得难以想象。不妨大胆预测,这个稍显花哨,但缺乏2.0基础的应用,如果不想变成用户花费大量时间浏览而停留,就需要去抓取其他现有2.0音乐分享网站的数据资料,了解不同用户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