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士康巨额索赔记者案的背后

(2006-09-01 18:01:56)
分类: 新闻时刻

全球产业链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要求

新快报记者 董毅

8月28日,因不满一篇有关员工超时加班的报道,富士康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名誉侵权为由,向《第一财经日报》两名记者提出总额3000万元索赔,并要求法院查封、冻结了两名记者个人财产,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质疑富士康不起诉“富士康虐工案”始作俑者英国《星期日邮报》,而起诉中国媒体是欺软怕硬;至于不起诉《第一财经日报》报社,而起诉记者个人,更被认为是诉讼对象错误;也有人认为法院在受理该案件时存在法律瑕疵……不管这些争论是对是错,人们更想了解的是为什么富士康会对媒体一篇关于“血汗工厂”的报道如此大动肝火呢?

富士康代工全球众多知名品牌

先让我们来看看富士康的来历吧。富士康,台湾首富郭台铭所有台湾鸿海集团旗下产业,1988年投资祖国大陆,主要生产计算机、网络通讯、消费电子等高科技关键零配件与系统产品。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地拥有数十家子公司,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创建了八大科技工业园区。自1991年至今,集团年均营业收入保持超过50%的复合增长率,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连接器和计算机准系统生产商,连续9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2005年、2006年排名第二),连续四年居中国大陆企业出口200强第一名。2005年(第371位)、2006年(第206位)迅速跻身《财富》全球500强。其代工客户遍布全球,主要都是一些国际一流品牌,如苹果电脑、惠普电脑、戴尔、IBM、思科、索尼、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著名的IT、数码、通讯品牌。苹果电脑的iPod音乐播放器就是富士康最典型的产品之一。此外,Intel的主板,还有联想ThinkPad等产品也是该公司代工生产,或者使用该公司生产的部件。

2006年6月14日,英国《星期日邮报》发表报道称:目前苹果公司主打产品iPod主要是由富士康工厂的女工生产出来的,而且每个女工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只有27英镑(约人民币300余元),工作时间却长达每日15小时之久。该报道一经披露,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尤其是在美国市场让苹果电脑公司蒙羞,不得不组织专门的调查组亲赴中国调查是否存在“虐工”行为。尽管苹果电脑最终的调查报告并没有对富士康造成不利影响,但显然富士康不愿意给外界造成“血汗工厂”的印象。这与近年来欧美跨国公司比较重视的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息息相关。

客户希望避嫌“血汗工厂”

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是SocialAccoutability8000的英文简称,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它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指定了最低要求,例如禁止雇佣童工和必须消除性别或种族歧视等。SA8000也有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的要求,有一套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在2-4年前后,欧美跨国公司开始在采购、产品制造等方面对合作伙伴实行SA8000认证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有达到SA8000认证标准的企业才能有望进入全球产业链。

因此,对于富士康那些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客户来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与“虐工”、“血汗工厂”有牵连。在媒体披露富士康的iPod工厂虐工后,苹果公司不但组织专人进行调查,还一度传出要取消富士康代工资格的可能。如果成真的话,对富士康来说,损失就是一个天然数字了。因此富士康对于媒体有关的报道深恶痛绝也就不难理解了。

富士康巨额索赔记者案的N种猜想

富士康巨额索赔记者案将会怎样发展?这是个时间才能回答的问题,尽管记者本人有自己的希望,但是世事多变化。谁又能知道明天的事情怎样发展呢?如果可以预期,那还是赶紧改行去做“半仙”好了。以下罗列几种最有可能发生的剧情,供各位读者YY。

结局A:富士康胜诉,记者破产,今后将没有人敢报道真实

结局B:富士康败诉,新闻报道的独立自由得到了维护

结局C:双方达成和解,事情不清不楚地暂时了结

结局D:案件旷日持久,记者被拖累到无法正常生活、工作

结局E:富士康自行撤诉,因为继续诉讼对其业务、名声实在不利

………………

网友调查:

截至截至8月29日,共有20914人参加调查,87.6%网友认为记者报道未侵犯富士康名誉权;60.3%的网友认为此次起诉对中国新闻业将起负面影响为主,会打击记者新闻报道的积极性;更有高达52.85%的网友认为富士康一方将以败诉收场。

http://www.ycwb.com/images/2006-08/31/kjjbjh68257.jpg

上图: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

链接:国际劳工组织质疑苹果富士康调查报告

8月18日,苹果公司公布了其针对富士康的劳工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富士康深圳工厂员工工作时间超过了行为准则的许可,已经过度超标。而且,苹果公司最终确认了曾有员工被严厉罚站的事实。苹果公司方面最后表示:“对于此类事件,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决不容忍。”苹果的这份调查报告,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富士康公司“血汗工厂”的称呼。不过,该调查为富士康遮掩的行为遭到了国际劳工组织的质疑。国际自由工会联盟(ICFTU)则认为,苹果公司并未对富士康iPod工厂进行充分调查。业内人士表示,苹果公司只调查了100名员工,而富士康该工厂总人数10万以上,100人的抽样报告很难确切反映每一层面员工真实的生存图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