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时刻 |
收购大中案无碍家电卖场格局 |
永乐大中合并可能性降低 兼并收购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改变现状,做大做强,可从目前情况看,永乐与大中的合并难以改变目前国内家电卖场格局,仅凭上海与北京地缘互补恐怕难以成为合并的最佳基础。 从理论上说,如果永乐与大中能够顺利合并,以2005年的销售额相加计算,两者依旧排在老三的位置上。2005年国美以近400家门店和498亿元的年销售额位列第一,苏宁以近300家门店和397亿元的年销售额位列第二。拥有近200家门店的永乐和100家门店的大中分别位居第三、第五位,年销售额分别为186亿元和130亿元。 即便以去年国美、苏宁、永乐,50.5%、75%、48.1%的收入增长速度计算,永乐加大中后的增长速度也难以威胁到苏宁,况且苏宁最近刚融资12亿元用于扩张新店。 而且永乐的市值严重缩水,目前在资金上捉襟见肘,业内传闻永乐董事长陈晓此前承诺大中董事长张大中的部分条件将难以兑现。尽管陈晓一再强调,永乐收购大中采取的是现金加股权的方式,永乐的资金情况很正常,不会担心没有钱收购大中。但受与大摩的“对赌协议”压力,永乐不得不出售旗下7家非核心业务的附属公司股权,还综合降低人力成本达10%。虽然做出了应有的努力,永乐股价仍然一跌再跌,公司市值已经从近100亿元缩水到40余亿元。 就连投行也在拖后脚,6月5日,摩根士丹利再次减持约107万股永乐股份,持股量由17.02%降至16.97%。难怪永乐和大中的分手传言开始纷纷见诸报端。 国美收购大中可能性上升 如果永乐和大中不合并,那么谁最有可能成为收购行动中新的主角?目前已经卷入此次三角恋的另一当事者国美电器显然嫌疑最大。但对于“大中将转投国美怀抱”的传闻,国美采购中心总经理李俊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承认也不否认。 国美收购大中有啥着数?有业内人士认为收购大中,符合国美在全国的战略布局。国美的总部在北京,但北京60%以上的市场却被大中把持,一旦接手大中,国美在北京的实力将大大加强,一跃成为北京的家电连锁“巨无霸”。而且从全国看,收购大中后国美的门店数将达到500家,年销售额近600亿元,巩固其老大地位,远远抛离居第二、第三位的苏宁和永乐。 从收购的资金实力看,相对于永乐的资金捉襟见肘,国美近年来的发展十分平稳,不存在太大的资金压力。张大中一人就拥有大中78%的股权,国美和张大中谈妥基本上就大局已定。至于收购价格,简单参考百思买收购五星电器51%股权花了1.8亿美元(折合14.4亿元人民币),国美收购大中至少也需要25亿元(2005年五星136家店年销售额146亿元,大中100家门店年销售额110亿元)。 此外,相对于永乐,擅长“投机”的摩根似乎更看好国美收购大中,因为摩根在减持永乐股票的同时开始适当增持国美股票。 相关链接 苏宁并购属空谈 当然老二苏宁也是大中收购案的候选人,可惜根据目前的状况它没有可能成为主角。 有记者随后致电询问苏宁电器,苏宁方面的回应耐人寻味:“这么大的事情,就算有也要等收购成功后才会对外公布。”更有人想到了苏宁前些时候以每股48元的价格增发2500万股,募集到的总额高达12亿元资金,这部分资金正好用于并购永乐。 但记者从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处获悉,此次募集资本的主要用途是用于门店的建设和后台物流、信息中心的建设,其中8.2亿元用于全国100家连锁店发展项目。苏宁短期内不太可能再次募集资金用于并购,无论对象是永乐或者大中,因此记者认为,苏宁并购永乐的传闻更像是某些人在看到国美收购大中传闻后一种纸上谈兵式的“想象”。 百思买吞并五星昭显野心 “目前整个行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拐点。”4月底,在获知永乐与大中合并的消息后,五星电器总裁汪建国曾这样评点。有意思的是,事隔一个月,相比大中电器,五星背后出现了更强大无比的巨人:百思买斥资1.8亿美元以51%的股权控股五星电器,从此中国家电零售业将打破内资独霸的局面。而汪建国摇身一变,成为百思买中国区的高级副总裁。 五星电器虽然不如国美、苏宁的门店多,可是就家电卖场规模而言也有136家之多,门店网络已覆盖江苏、浙江、安徽等8个省,主要布局为三、四级城市。对于百思买这样的国际巨头来说,无论是从成本控制还是供应链效率上都是最佳的选择。 家电资深营销专家刘步尘分析认为,百思买从“幕后”到“台前”只是一个过程,从百思买长远战略来看,它必定会从保持稳定,到逐步加快步伐,最后通过逐渐稀释五星的股份而以百思买的品牌抢占中国的渠道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