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海流水
上海流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51
  • 关注人气:1,3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在看我吗?”

(2008-07-02 16:34:19)
标签:

杂谈

“你在看我吗?”

孙甘露

       影片《出租汽车司机》中,德尼罗对着镜子,玩他衣袖里滑竿上的手枪时说的这句著名台词,据编剧施拉德回忆,是在片场现编的。原剧本只是提示性的让演员嘴里嘟囔着什么。德尼罗从纽约某处酒吧的生活中提炼出这句话来,脸上带着一丝坏笑,口吻里充满了轻蔑的威胁。

如果你每到一地,只是去为旅游者预备的景点转悠一番,你是永远听不到这些的。招待你的那些职业性的问候,像印制精美的导览手册一样光滑,你会看到全部的纽约或者非纽约。就像妆容整洁的都会悲伤,即便缀满全世界所有时髦的玩意,还是无法掩饰那些赘肉和落寞。电影版《欲望都市》,一部被称为故事片的奢侈品广告,台词很好,和奢侈品广告里的宣传语一样好,主要的意思基本也就是“你在看我吗?”满足里带着“我就玩这最后一把”的辛酸。

       还有一种辛酸,是令你永难忘怀的。时隔三十年重新被搬上舞台的《于无声处》,宗福先当年这部结构工整、令人震惊的作品,已经在以一种历史剧的方式演出,观众还在为剧中人的命运流泪吗?也许观众只是在为剧中人的感情方式流泪。剧中人已经不在乎谁在注视着他们,他们已经把自己奉献给了为一首诗暗中奔走相告的时代。

       语义最为暧昧的是另外一种戏剧,它从才华卓著的个人悲愤开始,逐渐汇入时代的潮流,然后在成功之中沉思自己的使命,这就是我看到的孟京辉,以及在那个年代同样有着惊人才华的张献、牟森,吴文光和文慧,这些试图以自己的体温提升剧场温度的年轻人,标示着那个时代的不同戏剧方向,并且在今天也确实走向了不同的细流。

       就剧场演出与时代的关系而言,没有人比孟京辉处理的更为恰当,他最先在一部分人中唤起了共鸣,进而持续地培育了这些歧义丛生的观众,令他们带着疑问伴随着他。他把地区性的经验以反常的舞台方式提升出来,把青年文化中那些不稳定的语言方式以反讽加以强化,对经典作品的戏仿,对舶来品的挪用,把传统归于它的反面。笼统地说,他不是带着疑虑惦记着观众的反应,而是以德尼罗式的口吻,一开始就带着一丝挑衅。最终令今日的观众“看”到了演员口中说出的那些台词的含义。

原载《上海壹周》2008.7.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版《呼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