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周重上2260将展开做多周期

(2013-05-06 10:42:54)
标签:

财经

分类: 股市随笔

                                       金谷观察0506
                 本周重上2260将展开做多周期
                                        金谷明

    如今的股市统计结果未必全部可信,“主题先行”的现象屡见不鲜。什么叫“主题先行”的统计?就是有了观点才去找统计数据来论证、说明、证实自己的取向,而不是有了统计才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提炼生发说明问题得出结论,步骤上颠倒了。例如5月行情,有人先提出“红五月”的口号,然后再统计历史来作支持,说什么历史上5月行情就是涨多跌少云云。而实际上,以上证指数为例,有历史数据可供统计的22年中,5月月线红盘和绿盘之比居然打个平手,都是11次,涨多跌少之说站不住脚。

 

5月涨多跌少不成立

 

中国股市22年来5月涨跌情况表
年份  涨跌  幅度(%)  年份  涨跌  幅度(%)
1991  升   0.78      1992  升   177.23
1993  跌  31.15      1994  跌    6.13
1995  升  20.79      1996  跌    5.51
1997  跌  7.79       1998  升    5.04
1999  升  14.13      2000  升    3.17
2001  升  4.49       2002  跌    9.12
2003  升  3.60       2004  跌    2.49
2005  跌  8.49       2006  升    13.96
2007  升  6.99       2008  跌    7.03
2009  升  6.27       2010  跌    9.70
2011  跌  5.77       2012  跌    1.00

    由表中可以很明显看到,5月没有涨多跌少的规律性可循,由此得出今年5月飘红的结论更不可靠,也不能由此得出哪一年的5月必然升或跌概率更大的必然结论。
    另外,还有“事不过三”的说法,就是连续三年的5月红盘或绿盘之后,第四年的5月必然转变颜色。从表中可以看到,1998年到2000年的5月行情就是“四连升”,至于“四连跌”则的确至今未曾出现,2010年至2012年的连续三年5月行情连续绿盘,是否就可以武断地认为今年会遵循“事不过三”的原则而红盘,或者走到“四连升”的极限也来个“四连跌”,显然也不能绝对。
    目前5月行情刚刚才过两个交易日,后面还有大把时间,把精力浪费在这种“主题先行”式的统计上甚至被误导不值得。虽然说历史会重复出现,但如此简单的重现不如不信。

 

新周期性质看本周

 

    股市的涨涨跌跌,更多受到当时的基本面和消息面主导,目前的经济形势未有大起色已是共识,另一点是消息面,上周有关RQFII的细则全部出齐,2000亿额度有望陆续进场,刺激了上周股市的回升反弹,但要凭借这个消息营造“红五月”,历史经验也表明大有难度。
    本周开始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时间周期,上一个周期也就是春节以来的这段时间是做空周期,途中出现3波反弹。时间周期法没有指明一个做空周期之后马上就是做多周期,两个做空周期之后随后出现做多周期的概率成倍增加。例如去年5月到9月是连续两个做空周期,随后出现反转周期,最终形成去年12月后的急速做多周期。
    这个新的时间周期性质上会否形成做多取向,需要在大盘的运行方向上找答案,也就是必须在周期开始的初段形成反转走势。所以,本周的走势对于整个周期而言有预言作用,倘若本周之内不能实现反转,也就是上证指数不能有效重上2260点之上运行的话,这个周期大概率会维持空头性质。
    不同级别的资金行为表明多头气氛在上周回升,但力度未算很大,本周有反弹趋向,有套利空间,但未看到反转迹象,场内的重点仍然在局部热点,创业板是突出部位,其动向也甚为关键。本栏认为,一旦创业板回落,市场很可能再现一次系统性风险。

  金谷明专著《买卖都在转折点上》

建议网上购书店:拍拍网会有亲笔签名

http://shop.paipai.com/78175334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