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谷杂说1015

(2008-10-14 22:25:59)
标签:

杂谈

分类: 股市随笔

金谷杂说1015

“硬着陆”  冲击波

 金谷明

    周一,全球各大主要股市均大幅反弹,幅度多在5%以上,最夸张的则超过了一成,犹如“井喷”,犹如冲击波,香港股市升10.24%,巴黎股市升11.18%,德国股市升11.4%,美股也是超过11%。  

对于这样的反弹,其实是可以预期的,主因在两点,其一是上周六文章中所提到的短期下跌过度;其二就是已经知道世界主要国家首脑和世银等要大规模讨论“救市”。实际上,周五美股尾盘的拉升,表明市场主力已经在部署周一的反弹。

    不过,由于周一的反弹过于猛烈,属于能量瞬间宣泄的那种,缺乏韧劲,在周一基础上继续追高操作,短线而言风险较大。

    上周六的文章谈的是着陆问题,也就是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金融海啸何时才会过去,股市什么时候才能稳定下来的问题。看最近两三天各国的“救市”行动,感觉上就是一种竭斯底里的、大包大揽的行为,有种已经被逼到墙边的味道。美联储联合欧元区、英国以及瑞士央行居然在周一宣布“无限额”向金融体系注资,以便缓解流动性枯竭,德国一国一日就推出金融救援案涉资5000亿欧元,相当于8000亿美元。想想当初美国的7000美亿救市方案在参众两院的艰难“过关”,保尔森居然要向人下跪;想想当初默克尔说德国没有需要像美国那样行动,此刻就让人发笑了。

    现阶段而言,各国能做的都做了,“写包单”,多数国家几乎都对存在本国的银行存款实行全额担保,以便稳定全社会的恐慌情绪,应该不会再有更新鲜的内容了。所以,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应该已经“着陆”,“硬着陆”(周一的股市表现是其带来的冲击波),其破坏情况将逐步呈现。对于各国来说,及后就是收拾残局的阶段。索罗斯近日说“美国政府基本上是在用同一种金融手段令我们陷入危机和摆脱困境。但这种手段是错误的。”是否如此,只能拭目以待。这个阶段的股市反应,理应是弱势为主、观望为主,好消息本来就不会多,反应也不会大和长,坏消息依然陆续有来,更多表现为个体和独立,但往往带来系统性冲动。要想在这种动荡中获利,关键还是在于最恐慌的时候是不是适当出手了,而不是大涨才追高,这是一种套利模式,如果把握不大,或者风险意识为大,可以不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金谷杂说102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