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市随笔 |
底部百日
金谷明
“头部一日,底部百日”,不知道股民听说过这句股谚没有,也不知道听说过这句股谚的股民有多少,但从当前的舆论气氛看,方方面面更希望看到的肯定是“底部一日”,而且最好就是明天,更恨不得就是昨天。
此乃人之常情,道理明摆在那里,而且大家都懂,这是一回事;愿望、强烈的愿望,特别是困在“围城”里的人的极度强烈的愿望,愿望这一回不在那硬梆梆的道理圈圈里,则又是另一回事。现实呢,现实就是现实。鲁迅先生很响亮地早早就说过要“直面现实”,可偏偏这一点,股民往往做不到,舆论也往往做不到。
前不久,看到过一篇文章,大意是深沪股市跌到现在,沪市的市盈率已经在18倍上下,已经基本和国际接轨了。孰料,接下来文章自己就说到,美股的市盈率是14倍左右,英国、法国、德国都是10倍左右,这就是“基本接轨”?极度强烈的一相情愿,化成了掩耳盗铃式的“睁眼说瞎话”。实际上呢,即使在新兴市场“金砖四国”中,印度市场静态市盈率是15倍,俄罗斯是8倍,巴西是11倍,A股的静态市盈率仍是一个“高”字。不要误会,老金不是说已经创造了世界跌幅纪录的A股不惨,而是说,创纪录的下跌已经惨得让好多人认不清现实了。
股市历史显示,“尖底”是有的,但所占比例不多,更多的是“锅底”,这就是所谓“头部一日,底部百日”。道理也有,也很简单,重伤之下,“疗伤”必有一个过程。可以看到,造成最近大半年跌市的原因,几乎没有哪个已经消失(印花税调回原来水平,算是去除了一个);不但中国股市,世界性的股市都处于下跌周期,而A股更外添了股权分置改革这道大关要过,只能说市场现实更严峻了一些。
要看底部筑成了没有,一个简单的指标就是成交量,而不是指数的具体点位。从大趋势看,目前依然是一个缩量的过程,只能等到这个趋势转为增量过程,才显示大盘彻底走出了低谷。从个股看,现在往往都是齐涨齐跌,以一个逐步缩量的市场状态,是不足以把疲弱的市场举托出底部的。而这样的要涨齐涨现象,正是市场急欲走出困境的情绪躁动式流露。老金相信,A股已经进入低价圈,形态上也表明,一个阶段性的底部应该在构筑当中,能不能构筑成功?什么时候走出底部?也许就要见分晓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即将见分晓的时刻,同样是不确定因素多多的时候(例如美国经济,大家都预期它在下滑,但日前的数据出来,却是出人意料的增长),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例如指数仍有创新低的可能性存在),一样容易让人倒下,情绪控制不好,甚至更容易让人倒下,值得更小心去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