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市随笔 |
可套利 可减亏
金谷明
从指数看,尤其是从沪指看,6月23日前后的阶段性见底是不明显的,甚至是没有这种表现的。但是,从大多数个股看,也就是从多数非指标股身上看,则很明显,6月23日前后已经阶段性见底,然后或者振荡筑底,构成横盘形态,算是相对弱一些的;或者已经展开波段回升行情,例如新能源概念股、农业概念股、奥运旅游股等等,则是最强的表现,尽管不占多数,但却是多头资金的先锋代表,至于实质则还是游资热钱做主,机构仍是一幅噤若寒蝉的样子,即使有所“出动”,也是“积极防御”而已。
这么说来,市场实际上已经运行在一个弱势大环境下的多头周期,时间应该从6月23日左右算起,至今已经大约运行了两周多时间。从指数看,这种做多不明朗,但从实质看,则市场的多头情绪高涨,所以,可以用“外熊内牛”,或者“外冷内热”来形容。又从另一个意义看,美股在走熊,油价在不断创新高,欧洲在加息,通胀的压力未减,我国也可能很快就加息一次,但我们的A股市场已经“内热”,也许是奥运会即将召开提供了“垫板”,也许是管理层通过新华社文章之类的间接手段“频吹暖风”起的作用,总之就是一种“外冷内热”的感觉。中国股市有它自己的特色,此可算其一:可以“外冷内热”,也可以“外热内冷”,困惑在于,何时是前者,何时是后者,则不好说。
7月做多,7月翻身,不少股民连做梦都是这两句。老金已经听说,有股民全仓杀进去了,又有股民要按揭房子筹款入市了,也有股民开始谈论“砸锅卖铁买股票了”。老金也看好7月,可以套利、可以减亏,但要翻身,则似乎渺茫;要“全世界”翻身,则更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