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谷杂说   “非正常思维”

(2008-06-04 10:28:04)
标签:

杂谈

分类: 股市随笔
 金谷杂说   
“非正常思维”
金谷明
     有些悲哀,又有些哭笑不得。周一晚上上网,某财经网站主页大字标题:令人惊喜,传5月CPI7.4%左右!通胀7.4%难道还值得惊喜?当然不是这个数字本身,而是这个数字所显示的通胀下降趋势。
     7.4%的通胀水平还是高得让人头痛,但既然显露出了一种下降的趋势,对于股市而言便是利好,在多头看来,在一个需要稳定、需要“讲政治”的市场周期看来,只能如此。只是不要忘了,高通胀总有代价,只要我们还承认7.4%的水平仍大大超出了我们的警戒线,实际上也大大超出了全年4%的控制目标。以这样的上半年通胀水平,下半年的月通胀率需要大幅降至3%以下,才有可能达至4%的全年控制目标,任务颇为艰巨。
     面对高通胀,股市自有自己的活法,大盘难有什么大戏,但热点或称之为“主题投资”的,就有了通胀受益股的特立独行,有了局部市场的繁荣。股市,总会有些一般人看来的“非正常思维”。
     说起“非正常思维”,近日盘面也表现出了不少。例如,看最近几天的日成交量水平,几乎每天都呈现一种缓慢收缩状态,大盘摇摇晃晃,但就是不跳水,往往在一些关键的点位、关键的时刻、关键的分时形态转折点,总有一股可以称作“护盘”的力量斜刺里杀出,挽狂澜于既倒。该跌而不跌,股谚说后市要看好,但不在目前水平上放放量,总体也难以好到哪里去。
     当前市场实际上仍偏弱,可也偏偏就在此时,管理层重启大盘新股(中国建筑)发行,而且还是一家很有“特批”色彩的大盘股,管理层也是不按常规出牌,就是不怕大盘承受不了,而大盘也真的就在周一先抑后扬,对此不以为然!也是“非正常思维”。
     逆向思维,每个股民都不会对此陌生,但究竟该什么时候逆向,该跟谁去逆向,谁的思维又从何得知?一个高深的课题。所谓逆向思维,其实往往都是市场大主力,逆了广大股民的思维而已。当你发现这个时间主力往往逆市而动,你也准备逆一下时,市场主力很可能又要再逆回来。一个胶着的市场周期,就像眼下的广州天气,黏黏糊糊的,不冷,有些闷热,却有待雨歇,有待天晴。5月开始的时候,大家热望“红五月”,结果5月没有“红”,市场逆了大家;来到6月,舆论的主导声音还是高调看多,市场还会逆大家的心理趋向而动吗?股市习惯说“五穷六绝七翻身”,不能说完全没有这种可能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