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谷杂说1024提示

(2007-10-24 20:38:05)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股市随笔
 金谷杂说1024
提示
金谷明

    记得,上周一是《中国证券报》发出“风险提示”,头版登出记者文章《盛世股市呼唤理性繁荣》;上周三是《上海证券报》发出“风险提示”,头版登出“本报评论员”文章《警惕非理性博弈放大市场风险》。应该不是巧合的是,上周四开始,A股连续走阴,跌势明显,即使有周五的“辟谣”,大盘也未能回稳;有些巧合的是,美股上周五也是大跌,来了个“股灾纪念日暴跌”,进而累及世界股市,A股也受到了“传染”,加重了自身的跌势。

    今年A股的升势显然是历史上所少见的,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年内的几次大调整,事前均有相关的“风险提示”先“公之于众”,就像万应万灵的“警报提示”,方式不一,像历史上大股灾的回顾,像管理层的风险教育措施实施,像权威报纸的评论,像权威人士的言论等等;时间提前多少不一,或者几天,或者一两个星期等等,但均是有效的,一个阶段性的跌势总能看到,就像最近这几个交易日的情况。

    事实上,跌势将至,舆论上会有这种“提示”,升势即将开始,我们也可以从舆论上找到类似的“提示”,尤其是来自“权威”方面的“提示”。例如“530”后不久,开放式基金潮水般再度开闸发行,“聪明人”便嗅到行情又将到来的“味道”。

    由此看,在当前看淡正占上风的“提示”下,牛市来个调整也正常,如同昨天《中国证券报》的一篇文章题目所说《A股市场进入风险释放期》,这种“提示”不作性质上的改变,应该就还不是调整结束的时候。可以相信,一是牛市远远没结束,二是调整结束,行情再起的话,肯定也会有相关的“做多提示”将“公之于众”,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股市论语1021
后一篇:金谷杂说1027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