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股市随笔 |
有金执
金谷明
从去年年中开始至今,我有的核心客户盈利18倍。老金的一个做私募基金的朋友说。
今年1月,某私企老总拿出1个亿入市,到4月中旬,那1个亿变成4亿了。他的操盘手说我不要任何分成,只需要允许我无偿使用这4个亿一个星期。结果,一个星期下来,这个操盘手赚了2千万。一个券商朋友跟老金说,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佛山。那个私企老总还说:我从此不玩了,我什么也不懂进入股市,很快就赚这么多,而这么多的钱我一辈子也用不完了,够了。
相比之下,老金在自己博客上做的模拟即时盘,从去年12月1日的10万元开始,到今年的4月底也就只变成24万元左右,实在羞于见人了。尽管老金知道,眼下还有很多股民朋友连老金的这个模拟成绩也没达到。
有金执(广州话,“有钱可捡”的意思),这个股市的确有金执,类似的财富故事很多,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所以,难怪如今每天的深沪股市新开户数天天在刷新历史纪录,有金执,谁不来?每天30万新开户,即使平均每户只是10万元,每天新入市就是300亿元,即使折半计算,也有150亿元,多少新资金来执金?
问题是,这个股市还有金可执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用老金的话来说,就是2008年之前深沪股市会有大大小小的波动,但仍将会提供许多大机会,有“大金”可执,不仅仅是人尽皆知的北京奥运因素,还有资产注入因素、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等因素,其中,新资金的源源不断流入,也就是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因素,就是当中关键的一环。在股市而言,一个真理就是,没有新资金的涌入,哪有金可执?另一个真理就是,有金执,能执多少因人而异。
股市六日谈2
玩心理
金谷明
老胡,是老金在本报今晨财经版的专栏“炒股茶馆”的一个人物,他今年3月22日开始公开看好S前锋(600733)。当时,该股刚刚在连续28个涨停板后打开,股价已经从当初的5元多涨到了22元多。但老胡说结合券商借壳上市题材看,打开涨停后跌停,股价跌破21元,正是买入的好时机,后市还有大机会。当然,现实中的老胡也是这么做的,当时的最低买入价为20.80元左右。
小刘,老金个人博客上的一个经常发言的博友。4月27日的13时52分,小刘发言说:老胡的S前锋,在20元盘了几天,老胡说还有戏,没敢跟;在30元又盘了几天,老胡还说有戏,还是没敢跟。看看现在多少了?45元了(4月30日再度涨停报收47.24元)!
而现实中的老胡,在27元多的时候减过仓,但28多的时候追回来了,还越涨越追30元前追满仓了,一直到4月底还没走。
玩股票,很多时候玩的不是金钱,玩的只是心理,敢于在股价已经涨了四倍的价位上继续做多,而且越涨越买越买越多,还能够一直持有,持有到涨了四倍的价钱上再涨一倍,不是胆大包天吗?
当然,胆大包天是有严密的分析在后作支撑的,但这种分析已经大白于天下,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人家敢做,你不敢做,就该人家发财。
牛市,一个代名词就是:撑死胆大的,吓坏胆小的。为此,市场庄家,或者说市场主力们,还故意玩出种种花样来吓唬人、诱惑人、骗人等等,就专找胆小的下手,还有像贪婪者、浮躁者等等,也是他们下手的对象。
所以老金说,股市有金执,执大执小不在机会大小,而关键在股市心理健康程度和强弱程度。
股市六日谈3
找借口
金谷明
在中国股市,ST、*ST,代表的是“有问题”,代表的是“特别处理”,严重的就是有退市风险。
但是,老刘,老金的一个同事,他偏偏不这样想:对困难企业,国家怎么会撒手不管呢?而且,“壳资源”也总还是有价值的。
于是,老刘去年入市以来啥也不买,就买股票名称前带ST和*ST的。就这么来来回回,到如今一算账,盈利也两倍了。
实际上,老刘不算做得好的,回头看看,如今那些ST、*ST股,涨幅多数十倍八倍,像原来的ST江纸,总涨幅二三十倍;像ST长控,4月13日股改复牌当天涨幅就是10倍。还有,像《有金执》一文中提到的那个私企老总,他的操盘手给他买的就全是ST和*ST,没有一只不是“特别处理”的。
我们串门也找个借口、找个理由,买卖股票也如此,没个借口心必慌。这个“借口”,有人说是题材,如时下流行的参股券商、参股银行、参股期货公司;如资产重组、资产注入;如黄金周概念、奥运概念;再如杭萧钢构创造的特大订单概念等等,五花八门;也有人说是价值发现、价值投资,如贵州茅台、驰宏锌锗、苏宁电器等个股的被发掘,如这两年有色金属涨价所引发的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提升等等。总之,纯粹讲故事也好,上市公司有实质性消息支撑也好,主力做股票不会无缘无故,一般投资者要做好股票,也要找个好借口。理由找得好,已经成功一大半。
中国股市已经涨了那么多,为什么还值得继续看好起码一两年?也是有“借口”的,最简单的莫过于2008年北京有个奥运会。就这么简单?对,就这么简单,因为这个借口简单得充分地好。
股市六日谈4
跌不怕
金谷明
在股市,有利股价上涨的消息一般称作“利好”,看好后市的人就叫“好友”;而可能促成股价下跌的消息一般称作“利空”或者“利淡”,看空后市的人就叫“淡友”,不叫“空友”。而一般来说,加息,还有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都是收紧银根,降低市场资金流动性的政策,均被传统理论视为股市的大利空。然而,今年以来的4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1次加息,都无不为市场制造了低开高走的低位“吃货”机会,无不促成市场再上一个台阶。可以说,这些所谓的“利空”,无不成为多头行情借机调整,再创新高的“润滑剂”。
不知道是不是永远都这样,,也不知道外国的所谓成熟市场是不是也这样,中国股市十多年的历史就是这么走过来的:牛市当中利空就是利好,可以趁股价的暂时下跌买到便宜货;就像杭萧钢构,4月初,证监会明确该公司有违规行为,将对该公司展开调查,该股股价也马上两个跌停板,但敢于在此时买入者又要发大财了,因为其股价此后又连续大涨,6个交易日股价上升八九成。而在熊市当中呢,则利好就是利空,因为利好出来之时股价的上涨往往成了胜利大逃亡的最佳时刻。所以,最近常听人呼唤利空:来吧,让利空来得更猛烈些吧!跌不怕,怕不跌!所以,当4月29日上午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出来后,网上叫好之声一片。
是的,当一个大趋势形成之后,一点点利空是不能改变这个大趋势的。然而,当一个大趋势逆转的时候,则思维方式也必须来个180度大转弯。就目前行情而言,这种大趋势的逆转则尚未看到,暂时还是跌不怕。
股市六日谈5
新股民
金谷明
股民,绝大多数都是在牛市中开始其股市生涯的,而且,大多数又是在牛市的中后期,股价一涨再涨之后当起股民来的,十多年前老金也是这样当起股民。现在,深沪股市每天的新开户数超过了30万,据说,有些好的证券部现在开户还要抽签,有的新股民要轮到“五一”长假之后才能过其股瘾了,恰恰是新股民众生相的又一次大轮回,登峰造极。
现在的新股民很幸福,到目前为止,只要敢入市几乎就没有不赚钱的,不像老金,1991年9月初入市一买就套,股市当天就见阶段顶部;一买就买了中国的第一只问题股深原野(现在叫ST星源)。所以,就这个经验而言,新股民在炽热的市道中入市,避开问题股,避开阶段性的高点实在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有没有问题股?应该是有的,像杭萧钢构之类,就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至于阶段性的高点,有大盘方面的,也有个股的,尽量不在股价或指数已经连续上涨了一段长时间之后买入,会好一些。
小鹏是新股民,去年末才入市,真的啥也不懂,但他懂得找个好师傅,懂得让老手带着一起飞,人家让他买什么就买什么,人家说卖就卖,如今一算账,也有六成多收益。这是个好办法,有一本老外写的股市书更将这个办法称之为“常胜将军法”:谁旺就跟谁。
新股民可能年龄不小,但在股市而言也会表现出“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少年情怀。当前市场统计表明,机构持股占比正在下降,而散户持股占比在不断上升,机构的货正被大中小散户们“抢”了去。从股理上说,股票从集中趋于分散,是行情高潮期特征,但新股民依然会勇字当头。所以,老金最后说一下投资三要素: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而实际操作中,安全性最容易为新股民所忽视,但又是最能决定谁可以笑到最后的决定性因素。
股市六日谈6
打重拳
金谷明
以下的这种现象老金见得太多了:十来万元的户头,持有的股票却20只以上。有一回,一个中年妇女让老金给她解盘,一说股票也是十多只,老金心想这该是个百万元大户,最起码也是个几十万元的中户吧?谁知一问,她总资金量只有2万多元。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只能是个防范风险的法子,尤其是在牛市里,在行情的主升段,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一两只最能赚钱的股票,这才是财富之道。同时持有20只股票,不太可能只只都跑得快、跑得好,其中一两只大赚,其它少赚或不赚,摊分下来整体不会赚多少。反之亦然,所以这个法子能防范风险。但老金以为,如果明天股市开始释放风险,最好的风险防范方法就是空仓不玩了,还做什么分散投资?在牛市中分散投资,只能说明信心不足,心中无底。
炒股需要找借口,找个好理由,找到了信心也就有了。炒股理由多如牛毛,老金以为当时市场最流行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哪个股票具备最流行的元素就重拳出击它。
3月中下旬,在某个超大户的聚会中,一个黄姓超大户听说深市某ST股具有参股券商加摘帽题材,立马就说:是不是真的,明天我一个人就可以把它拉涨停。果然,第二天该股上午就涨停,也确为黄超大户所为,当天投入超过千万元。当时该股股价13元出头,4月30日该股又是一个涨停板,但早已摘掉ST帽子,涨停板幅度已经从原来的5%变而为10%,收盘价25.34元,想象一下黄超大户能赚多少?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相关交易细则“五一”期间公开征求意见了,股指期货越行越近,可以相信,和股指期货相关的东西又要流行一下了,不妨从这个角度下手,来一下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