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台化策略将给UCWEB等厂商未来发展造成阻碍

(2010-06-09 18:45:23)
标签:

杂谈

易观国际分析师 任洋辉

事件背景: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体系也有了快速的扩充,特别是以移动IM、无线搜索、手机浏览器等为代表的应用均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在这发展过程中包括移动IM、手机浏览器、下载软件、无线搜索等应用都开始逐渐呈现出了平台化的发展趋势。

易观分析:
由于移动互联网现阶段在终端使用体验,网络内容体系,用户使用熟悉度等多方面尚不成熟,所以用户有通过简便入口以低操作成本访问尽量多网络内容的需求,这也就是移动互联网平台化入口在发展前期有较大市场号召力的主要原因,但是结合现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诸多应用均有平台化发展的现象,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分析认为,大多数的应用并不适合以平台化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主要原因基于以下三点:
1. 平台化发展和不同应用的不同定位有关,并不适合所有移动互联网应用。移动IM、移动SNS等着力于开发用户个体及群体需求的应用将更适合走平台化路线,对内容及应用的整合一方面可以满足用户个体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促进用户间的交流,对用户端和厂商端都有益处。而以手机浏览器为代表的工具型应用,其定位应该更侧重于满足用户调用网络便利性以及提升使用感受两方面。平台化的发展是其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积累用户的有效手段,但后期随着终端使用便利性增高,用户对网络内容熟悉度上升等原因,手机浏览器这类软件将会逐渐回归“通道”的本质,竞争点将会越来越集中在应用使用便利性及稳定性方面来。而现在平台化发展较为成熟的UCWEB等厂商在未来市场转型中,或将受到自身平台化体系积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平台化发展过高的市场投入将会弱化厂商本身的核心竞争优势,位厂商后续发展带来隐患。平台化发展的厂商面临聚集内容及应用体系的问题,这部分需要投入很庞大的资源组建渠道才可以,而对这部分资源的持续性投放有可能使厂商对原有业务投入变小,并进而逐渐影响到厂商核心优势的持续性发展。这对于没有大量资源支持的厂商来说,将会对其后续的发展带来隐患。
3. 平台化发展策略会使厂商树立太多竞争者,并且由于平台内容、应用与产业链合作伙伴业务冲突的关系失去很多的合作机会,进而造成自身发展的局限。平台化发展策略主要的一点就在于聚合内容及应用体系,但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现阶段所有厂商竞争焦点都集中于应用及内容,这样的发展布局会使平台化发展厂商在市场初期就在产业链横向、纵向树立过多竞争者,最终由于产业链合作机会的减少而逐渐处于市场竞争的弱势地位。
基于以上的分析原因,移动互联网应用厂商需要警惕自己切勿盲从行业平台化发展的浪潮,选择性的制定自己的发展策略,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 根据应用类别选择发展方向。移动互联网应用彼此有别,像移动IM、移动SNS这类侧重于满足用户个体及群体广泛需求的应用,可以较多的考虑平台化发展方向。而手机浏览器,下载软件这类工具性软件,应该更注重于建设自己核心应用的使用体验,太盲目的进行平台化布局可能反而会使自己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陷于被动。
  • 没有足够资源支持的厂商应该更专注于开发应用本身的使用体验。平台化发展优势是移动互联网前期特殊的客观情况所决定的,并不是移动互联网定型的主流模式。未来随着网络的发展,拥有良好使用体验的细分应用仍然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没有足够资源支持的厂商可以考虑通过深耕细分应用,塑造自己的核心优势来在前期市场上谋得生存,并为以后市场竞争做好铺垫。
2010•易观“EnfoNet Award –移动互联网奖”评选征集活动已正式启动,评选征集范围为:手机游戏、手机IM、手机音乐、手机浏览器、手机阅读(包含手机动漫、电子阅读器等)、手机视频/手机电视、手机证券、手机地图、移动搜索、综合服务提供商、语音搜索、移动SNS、手机安全/杀毒、手机支付、手机导航、手机邮箱、手机二维码、手机网上商城 19个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奖项设置:“EnfoNet Adward移动服务提供商奖” “EnfoNet Adward移动互联网发展潜质奖”,评选详情请进入“2010第三届易观移动互联网年会暨颁奖盛典”专题了解。
欲了解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更多内容,请参阅Enfodesk易观智库或联系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客户服务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