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信

(2013-05-30 03:12:17)
标签:

高尔夫

平民化

我不信

杂谈

分类: 乱弹

 

 

     高尔夫在中国能走向平民化吗?很多业内人士在大众媒体一再“讨伐”高尔夫的奢侈腐化污染环境等声中,极力呼吁人们要正确认识高尔夫,说高尔夫在欧美是多么普及,运动成本低廉,所以中国也会有那么一天人人都可以打得起高尔夫。何况中国体协小球运动中心为2016年的奥运会组建了“中国代表队”,这项运动一定能够普及,平民化的目标早晚会实现。

     高尔夫真的能在中国走向平民化吗?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为何不信?容我慢慢道来:

我不信

      上图是苏格兰圣安德鲁斯林克斯球场会所一角,负责受理到老球场,新球场(所谓新球场也是1895年建成的),林克斯等四五个球场的接待,订场,更衣等事务。

 

我不信

     上图是会所大堂,简易实用。走下楼梯就是更衣室,图片右侧的那位大嫂即负责咨询,开卡,也同时是售货员,图片左侧,占几乎半个大堂面积的是卖店。卖店遇到“大客户”,大嫂忙不过来,才从后面办公室又出来两位工作人员帮忙。

 

我不信

      上图是等待顺序开球的客人。你见到工作人员了吗?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在那座亭子里,负责签到和发放小推车的卡座(没有这个卡座你的球包没办法固定在小推车上)。看到杆弟了吗?这些客人都没有,我只见到一组三人有杆弟服务的,见下图:红线标出的是杆弟,很专业,但雇佣他们的客人很菜鸟。

我不信

      再来看看老球场。老球场大多是慕名而来的客人,由于是旅游淡季,反倒打球的客人比较少。下图就是一组在老球场第一洞刚刚开球的客人,两名老外,看背杆的架势很专业,但球打得真不敢恭维。倒是同组的那个中国人虽然开球很歪,但距离上站着明显的优势。并且还有两位拎着包的美女陪走。

我不信

       立题是有关高尔夫在中国是否平民化,我发了这么多苏格兰球场的图片干嘛?我是想说明:这是在高尔夫的发源地,至今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高尔夫运动形式:背包,徒步。

 

       当今中国的高尔夫是什么样子呢?下面三图,图一:这个巨大的会所在中国的俱乐部中不算是最豪华的;图二:这是另外一家球场会所VIP练球房;图三:球车和杆弟几乎是客人下场打球的必备要件。

 

我不信
(图一)


我不信
(图二)


我不信
(图三)

 

      我犯了忌讳,在上一篇博文中我刚刚讲过同一事物不可类比,现在我这不是打了自己嘴巴嘛。打就打吧,其实这算不上类比,因为高尔夫到了中国与原生态的高尔夫确实大不相同,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尔夫相比,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高尔夫几乎都是走的一个“奢华”路线,私人会所,昂贵的会籍和消费,就是要表明“我是最贵的”,“我是小众之小众”。目前国内最昂贵的会籍是人民币六百万,而且还不是你有钱就卖给你。

 

      欧美国家不是没有私人俱乐部,有,其奢华程度至今让中国乃至亚洲的俱乐部难以望其项背。但为数众多的公共球场确实给尽可能多的民众提供了能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的机会。

      公共球场的要素就是舍弃一切“奢华”因素,减少人工,在加拿大BC省,我见过会所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其实那也叫不上会所,连个更衣室都没有。维护员工也是少之又少。客人来打球全部是自己照顾自己。听说澳洲和新西兰的公共球场更多更便宜,没去过,找机会一定见识一下。

 

      先前,我不厌其烦地多次在公开场合和自己的文字中表示过:中国的高尔夫就是官商的私生子,虽没准生证,但各个“娇生惯养”。“丫挺的”根本就是与欧美发展高尔夫的方向拉的两套车!

      暧昧的政策,稀缺的土地资源加之什么都要在“一条起跑线”的“均贫富”之公众舆论等等,你说中国什么时候能出现公共球场?只有出现了公共球场才能说平民化,其他都是扯淡!

      有一种可能使高尔夫公共球场早日诞生,并使这项运动平民化:在中国,什么时候商品房卖了白菜价的时候,高尔夫就一定能实现平民化。道理我就不赘述了,如是说,也会招很多人不爱听,没办法,我是实话实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