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日夜话

(2011-12-04 23:19:37)
标签:

冬日

大雾

纵向

横向

抓虱子

杂谈

分类: 乱弹

 

 

     北京初冬的夜晚,室内有些静,有些干燥但温暖如春;室外有些雾,寒气袭人。等来最后一个电话,因雾航班取消,孩他妈滞留晋地。翻看微博,净是有关北京可吸入颗粒物PM值超标的信息。叹我中华大地,衣食住行,各项指标岌岌可危,“无处可逃”,那么就既来之则安之吧。

 

     北京,我的出生地。生来个子就不算高,但看事物总爱“纵向”看。“纵向”看事物有个好处,容易乐观。从记事算起,北京这个城市的发展各个阶段历历在目,现在已经是世界性大都市了,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十几年就膨胀成两千多万人口的巨型都市。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都市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就单纯拿空气指标来说,北京确实很差,但比较十多年前,似乎也没有恶化到哪里去。

    十多年前,频繁飞越北京上空,特别是到了冬季,市民的煤炉子一烧,北京城上空永远被罩在一个倒扣的灰蒙蒙的大锅盖下面。那时就下定决心在海南定居,再不回北京了。十多年过去了,煤炉子早就没有了,中心城区的平房都已经改为电取暖了,整个城市干净了许多,但汽车尾气又是个大问题。空气质量到底有没有改善,我还真没有数据资料,所以不好说。

    天天听到人们诅咒北京的空气质量,可没见人口减少,反而还在膨胀。我也曾是个赌咒发誓不在北京居住的人,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赖在北京,有人问我是哪里人?忙不迭地表明自己是“北京人”。哈哈,故土难离!

 

    我们这个巨型都市的生活环境到底有多可怕?PM值是否能说明问题?我不知道,我很想知道北京人这些年来的人口平均寿命是在增长还是降低了?人们的健康指数是怎样的?没有权威数据,我只能靠自己的亲身观察,街坊四邻及亲朋好友的健康状况为参照物了。总体感觉:大家活的很滋润,而且越来越滋润。与上一辈人比较,人们的身体状况都强于上一辈,也有得病的,多数得的都是“富贵病”(心血管、糖尿病等等),而上辈子人的肺结核,营养不良的几乎绝迹。

 

    “纵向”看事物,得出的结论很“五毛”,没办法,“五毛就五毛”吧。要是“横向”看事物,就会应了一句俗话:“人比人,气死人”。微博上看到这样一组数据:“

@联合国新浪机构认证:[空气质量]世卫组织对全球1081个城市采集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值最低的前50个城市几乎被加拿大和美国包揽,最高的城市分别在伊朗、蒙古、印度和巴基斯坦。在中国,PM10年平均值最低的城市为海口(第814位)、拉萨(第891位)、南宁(第892位);最高的为兰州,排在第1058位。 ”

     这样“横向”看,想想自己又无力“移民”那些美好的国度,是不是该找个“死法儿”?不会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到了决定“生死”的时刻都会这样想。

 

     比较之后,我劝别人都要“纵向”看事物,那样会心身健康。你不信去微博里挑着找找,不少很有文化不单有中国文化身上还涂有外国墨水的“公知们”都是“横向”看事物,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出现问题,或经过他们的慧眼发现问题,立马“横向”比较,东边一拉,“你看看日本”!西边一拉,“你看看美欧”。得了,中华大地乌烟瘴气!你要是眼睛跟着他们的手指左右一看,要么,你赶紧转发,博得一片喝彩;要么,你不那么看又无力立马能解决问题的本事,赶紧找个“死法儿”,不然也会憋屈死。

 

     我的经验是能不“横向”看就不“横向”看,要是连“纵向”看都犯懒,那最好什么都不看,东墙根儿找个有太阳的地界儿,脱下棉袄抓“虱子”玩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