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会所)
一早赶飞机,从海口飞上海浦东机场,与从西安飞来的焦总回合后,又乘苏州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的专车赶到虹口机场,与从澳门飞来的陈树新会合一起前往久闻大名的苏州太湖球会。
到了酒店,何大勇也已到达,主人想安排我们几位先期到达的评委太湖一游,以等待从北京来的其他评委。这么好的天气,放弃近在咫尺的球场不打,游山玩水,肯定不是我们这些人的选择。所以还是要求主人安排我们四人下场。
苏州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是澳洲名师格翰马殊设计的,纯私人会所。2007年试营业以来,外界知晓这家俱乐部的源于该俱乐部承办了欧洲女子巡回赛的一站。索伦斯坦和国手叶丽瑛的骤死之战,在业内传为佳话。赛后,这家俱乐部又淡出人们的视野,原因在于平日不接受散客,神秘的面纱始终没有解开。
高尔夫俱乐部向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纯私人俱乐部,一类为向公众开放的俱乐部。而我国现建设完成的球会,大多标榜是会员制的私人俱乐部,但很少有能经得住“现金流”的诱惑,对来访的嘉宾只要出钱打球,还是会网开一面的。
我没有评判私人会所和公众会所的意思,只是想说,消费人群不同,要区别对待。当然,我希望真正的公众球场越多越好。
我觉得公众球场是低成本地给大众享受高尔夫的娱乐,至于辅助设施可有可无。而对私家会所来说,俱乐部的配套设施则是必须的,越全越高端越好。硬件部分,球场,会所,酒店,娱乐场所(SPA,泳池等等)齐全不说,还要高端;并且管理养护一流。软件部分,服务是第一位的。有些私家会所动不动就是皇家级服务,其实只要切实达到五星级标准,在我国目前的情形下已经足矣。至于跪式服务完全是做秀,不值得提倡。我曾在某家私人会所受宠若惊,刚走出莲蓬头下,小伙子服务员竟然拿浴巾上来给我擦身。吓得我急忙躲闪(异性可能不会受到惊吓)。
苏州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的硬件设施没得说,软件部分从餐饮上就可见之一斑,江南之秀无处不在。而当我得知这家球会的原址竟是当年孙武的演练场时,我似乎觉得整个球会都包容在厚重的古吴越文化的氛围之中。“吴风浩荡”,真乃“瑶华之境”。我这里无需介绍这块风水宝地,如果把这处处是景,景景是典的文化历史贯穿在这“舶来的高尔夫文化”之中,不正是太湖俱乐部遽然不同于其他著名俱乐部之处吗?有以浩大著称的俱乐部,有以自然景观著称俱乐部,而能把两者涵盖并能使对手无法比拟的正是这里历史文化底蕴之厚重。
晚宴上,我和邻座的酒店朱总讨论到这个问题,并设想在球会设施上改良,真是感概不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