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半的思考”)
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要达到此境界,非吾等俗人能及。不是智者,力求获知,学海无涯,得知者寥寥,走火入魔的倒是不少。
我身边的兄弟,为了提高球技,用心者大有人在。花钱在硬件上,那是烧钱,姑且不提。只是说那些把心思都用在软件上的。钻研理论,不耻下问,三天两头在改动作,在办公室里摆上穿衣镜苦练;自己动手修改球杆配重,研究自己的击球动作,几近痴狂。但说老实话,成功的例子不多。倒是变得一下球场,从站位,腰身,双臂,手腕全部是分解动作,其动作的技术含量可谓无可挑剔,然而击出去的球效果实在不敢恭维。
上面说的可是确有其人,不过是两个人的行为,我给“综述”了。他们都是球队的佼佼者,最低杆数也是六字头,可近来的成绩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接受。他们都问过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还真说不上了,毕竟我不是教练,理论知识连他们一半也没有。
我觉得作为爱好者(职业球手不论),只要掌握了基本动作,剩下的就是大量的练习和在实践中摸索。俗话说:熟能生巧。关键是自己“悟”,就自身材料,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和规律。对于业余爱好者过于钻研反倒适得其反,特别是过于高深的理论,最终会导致你走火入魔。
这两天,正好和位资深的业内人士探讨此事,我发现人家可谓“仙人指路”,一语道破他们的症结所在。并且高人还送了一幅图画和一则寓言,很有启示,放在这里与两位老弟共勉。
在印度寓言里,有一条蜈蚣,一直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直到有一天,它碰到了哲学家青蛙,后者奇怪地问它是怎么走的?一百多条腿是怎么调动的?先迈那条腿,后迈那条腿?不安排好的话,这么多腿怎么能走好呢?蜈蚣陷入了困惑,开始思考哲学家青蛙提出的问题,研究先迈哪条腿的问题,结果它不会走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