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怀念岳父文化 |
2008年4月10日凌晨3:49分,著名京剧音乐家、中国国家京剧院首席鼓师赓金群,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7岁。
赓金群先生,原名赓宝群,满族,1921年农历八月二十四生于北京,11岁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主修音乐,从师汪子良习板鼓。打下扎实基础。毕业后搭班荣春社,与尚小云合作演出。曾为梅兰芳、程砚秋、傅德威、李玉茹、白玉薇、童芷苓等司鼓。1949年,参加平剧研究院(原中国京剧院前身),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等长期合作。参加了中国京剧院演出的《柳荫记》、《白蛇传》、《野猪林》、《白毛女》、《谢瑶环》等新剧目的创作演出。1959年,参加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合作演出的《赤壁之战》、《西厢记》新剧目的音乐创作与演出。1960年,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等演出的《野猪林》被搬上银幕,赓金群担任该剧的音乐设计工作。
赓金群司鼓功底扎实,六场通透,戏路宽广,文武昆乱不挡,尤熟谙梅派艺术。他打文戏稳健舒展,打武戏明快洒脱,伴奏富于激情,颇具感染力,善于调动乐队及演员的情绪。在京剧现代戏《红灯记》的演出伴奏中,他善于吸取西洋乐队的指挥方法,开创以京剧板鼓指挥中西乐队的先河。由此,赓金群成为以手势、鼓楗子指挥中西混合大乐队的第一人。
赓金群多次随中国京剧院出访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足迹遍布四十多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京剧艺术,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课徒传艺,悉心培育后人,桃李遍布菊坛。并参加了中国京剧音配像工作。
尽管“锣鼓喧天”一生,先生却颇具“宁静致远”的境界,始终坚守“心静如水”,淡泊名利。他76年如一日,对京剧艺术执著、痴迷、投入,成为京剧打击乐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他的离去,终结了京剧打击乐的一个时代。给京剧打击乐的研究与发展留下无尽的遗憾。撇下他的锣鼓,先生静静地走了,但他崇高的人格风范,开朗的人生态度,精深的学术修养,博大的艺术成果将永垂不朽!
4月14日,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赓金群先生遗体告别仪式,来自全国及北京京剧界的名家、领导、生前同事、合作者及亲朋好友杜近芳、刘长瑜、景荣庆、冯志孝、李光、沈健谨、马小曼、燕守平、陈淑芳、宋小川、耿巧云、吴江、宋官林、龚和德、薛若琳、李大成等二百多人出席了告别仪式;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董伟等敬献了花圈;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山东省京剧院、湖北省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非遗中心等单位敬献了花圈。